阿里雲打響價格戰 最高降50%

阿里雲指出,這次降價將進一步擴大公共雲的用戶基數及規模,提高雲端運算的市場滲透率。

截至臺北時間26日晚間7時15分,阿里巴巴美股盤前股價上漲1.59%,報84.24美元。阿里巴巴港股26日股價收跌0.95%至港幣83.3元,2023年以來累計下跌6.03%。

路透引述一封信件內容顯示,9位美國共和黨參議員美東時間25日以國安疑慮爲由,要求拜登政府制裁華爲雲與阿里雲,並考慮是否進一步調查百度雲、騰訊雲等其他中國雲服務商。參議員們還要求拜登政府把阿里雲列入商務部的出口管制清單,並指該公司與中國軍方有密切聯繫,使其成爲明顯持續的「國安威脅」。

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26日在記者會中表示,中方一貫反對泛化國安概念、無理打壓中企。

市場研究機構IDC最新報告顯示,2022年下半年中國前三大公有云IaaS(基礎設施即服務)廠商分別是阿里雲、華爲雲、中國電信天翼雲,市佔率分別爲32.6%、13%、11.8%。

綜合陸媒報導,阿里巴巴董事會主席張勇在2023阿里雲合作伙伴大會中表示,阿里雲致力於讓算力更普惠,這次大規模降價是希望把技術紅利更多地回饋給客戶和夥伴,持續降低用雲成本,擴大雲的市場空間。張勇指出,過去十年,阿里雲把運算的成本降低80%,儲存成本下降近9成。

另一方面,張勇透露,自阿里發表「通義千問」AI大模型(被視爲阿里版ChatGPT)兩週以來,已有超過20萬家企業申請接入模型測試,邀請碼一碼難求。目前接入「通義千問」的合作伙伴涉及多個行業,其中朗新科技、千方科技、中金財富等七家行業數位化服務商成爲首批夥伴,與阿里雲聯合推進油氣、金融、通訊等行業的智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