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化:關注民生 以“愛”除“礙”

本文轉自:人民網-湖南頻道

“以前摔倒在家門口這個排水溝摔怕了,現在護欄裝好了,我也可以多走幾步出來透透氣了。”日前,家住安化縣江南鎮新星村的71歲老人陶青花,扶着護欄向前來回訪的安化縣紀委監委幹部致謝後揮手道別。

陶青花是一位視力一級殘疾老人,老伴去世多年,兒子常年在外務工無力照看,陶青花因視力障礙加之家門口沒有無障礙設施,年邁的她多次摔倒在排水溝。安化縣紀委監委在開展常態化走訪調研的過程中,瞭解到了陶青花的困境。

做好睏難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是解決重點民生實事。隨即,縣紀委監委工作人員將問題反饋給縣殘聯,得知情況後,縣殘聯按照“一人一策”“一戶一方案”的改造理念,採取“私人訂製”的個性化方案,很快爲陶青花安裝上了護欄。

無獨有偶,安化越來越多像陶青花一樣的殘疾人在無障礙改造工作中受益。縣殘聯“一戶一方案”對入戶通道進行硬化改造,降低廚房竈臺和洗手池高度,更換坐便器型號並加裝如廁扶手……經過無障礙重新佈局改造後,家住田莊鄉茶酉社區的諶青愛老人使用低位竈臺後感覺生活方便多了。

近3年來,安化縣紀委監委積極將調查研究化爲行動自覺,實地瞭解殘疾人生活中的實際困難,推動助殘惠殘政策措施落地落實。督促縣殘聯主動履職、精準服務,克服山高路遠的困難,深入14個鄉鎮共135個村(社區)逐一入戶調查覈實,按照原貧困戶中的重度殘疾人優先等原則,爲有需求的殘疾人“量身定製”家庭無障礙改造方案。

爲推動項目落地見效,縣紀委監委主動謀劃、靠前監督,充分發揮派駐紀檢監察組的“哨兵”和“探頭”作用,督促成立質量監督組,深入殘疾人家中,通過查閱資料、個別訪談、實地核查、隨機抽查等方式,對無障礙改造情況進行覈查,全面排查資金使用監管、工程施工改造、項目驗收竣工等環節中的廉潔風險點,確保民生工程成爲良心工程,全力維護好、實現好、發展好殘疾人的切身利益。

“十四五”以來,全縣實施困難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714戶,讓殘疾人感受到了“小改造”帶來的“大幸福”。(廖藝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