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iva Studios曼徹斯特新藝文場館:OMA讓藝術蔓延在城市的紋理中

英國曼徹斯特新藝文場館Factory International & Aviva Studios,位於曼徹斯特的聖約翰街區(St John Street),鄰近艾威爾河(River Irwell),一座現代風格強烈的建築物,橫跨水街(Water Street)和菠蘿鐵道線(Pineapple Railway Line),建築體座落在磚砌倉庫、新建的玻璃帷幕大樓之間,它的混凝土和波紋金屬外牆搭配多層塊面與線條的結合,迴應着曼徹斯特的天際線與街景,各種不同的風格得以於此不經意的相遇、碰撞,孕育出其不意的驚喜與奇想。

Aviva Studios曼徹斯特新藝文場館:OMA讓藝術蔓延在城市的紋理中。圖片版權:Marco Cappelletti, courtesy of OMA and Factory International

21世紀英國最具雄心抱負的文化建築計劃

這是被譽爲21世紀英國最具雄心抱負的文化建築計劃,甫於2023年夏季開放的Aviva Studios,延續曼城曾經既有的蓬勃文化創意,也試圖成就一個平臺得以釋放表演藝術的所有潛力,探掘藝術創造的無限可能。Aviva Studios目前由「國際工房」(Factory International)負責管理營運,「國際工房」爲曼徹斯特國際藝術節(Manchester International Festival)的策劃機構,主要由曼徹斯特市議會主導,並受英國政府及英格蘭藝術委員會支持。其成立的目的,即在成爲曼徹斯特的文化、創意與數位革新的核心,並從文化面向對於正在進行的城市復興與革新計劃做出重要貢獻,作爲自倫敦泰德現代美術館(Tate Modern, London)於2000 年創立以來,英國境內最大的文化建設計劃,「國際工房」試圖解決英格蘭過度向倫敦傾斜的文化發展現況,致力發展成爲英格蘭中北部的文化核心,以取得英格蘭文化區域發展的平衡。

因此,「國際工房」自始至終皆在備受鎂光燈的關注下所發展進行。從企畫提案到整建完工,中間經歷英國脫歐、新冠疫情、俄烏戰爭等因素導致工程延宕、完工期程不斷延後,預算屢屢增加等挑戰,每每成爲英國文化圈的熱門討論議題。

【專訪曼徹斯特Aviva Studios創意總監劉祺豐】擁抱前衛、放眼國際的曼城精神

從企畫提案到整建完工,中間經歷英國脫歐、新冠疫情、俄烏戰爭等因素導致工程延宕、完工期程不斷延後,預算屢屢增加等挑戰。圖片版權:Marco Cappelletti, courtesy of OMA and Factory International

讓藝術蔓涉入城市的肌理中

「國際工房」所策劃的「曼徹斯特國際藝術節 (MIF)」自2007 年創辦以來,每兩年舉辦一次,迄今已舉辦13 屆。其主要以委託藝術家進行原創前衛新制作,並融合表演藝術、視覺藝術與流行文化等跨界藝術形式,在短短時間即打響知名度,一躍成爲國際知名的藝術節。2023 年,草間彌生個展《You, Me and the Balloons》也以多件大型氣球裝置營造沈浸式的迷幻奇境再度掀起話題。

2023 年,草間彌生個展《You, Me and the Balloons》也以多件大型氣球裝置營造沈浸式的迷幻奇境再度掀起話題。圖片版權:© David Levene

2023 年,草間彌生個展《You, Me and the Balloons》也以多件大型氣球裝置營造沈浸式的迷幻奇境再度掀起話題。圖片版權:© David Levene

2023 年,草間彌生個展《You, Me and the Balloons》也以多件大型氣球裝置營造沈浸式的迷幻奇境再度掀起話題。圖片版權:© David Levene

這個被《紐約時報》評論爲「領導全球的新銳藝術孵化器之一」(One of the leadingworldwide incubators for new, cutting-edge art)集結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傑出藝術家與藝術工作者,以藝術的型態向表演、生活、世界提出問題與思考。“MIF”三個字母象徵的意義即是代表「無極限」、「無疆界」、「無法預測」。在這個場域裡,藝術每每突破想像與極限,也只有藝術可以不斷超越自己。表演活動可以在舞臺上以當代挑戰傳統,賦予經典新貌 ; 亦可穿梭在曼城街弄大大小小的展館,走進法院、議會、教堂與私人住宅,以藝術涉入城市的肌理,探勘更多未知的可能與潛能。

「國際工房」試圖解決英格蘭過度向倫敦傾斜的文化發展現況,致力發展成爲英格蘭中北部的文化核心,以取得英格蘭文化區域發展的平衡。圖片版權:Marco Cappelletti, courtesy of OMA and Factory International

重燃Factory Records的精神

然而,曼徹斯特作爲英格蘭中北部的重要經濟發展重鎮,快速經濟發展步調也壓縮到文化場地的發展空間,也間接影響MIF 的活動規劃與擴展。因此,曼徹斯特市政府決定成立一間國家級的文化場館以支持MIF 推動全球當代表演藝術的理想。2014年,英國時任財政部長Goerge Osborne始推動這項建設計劃,最初編列預算七千八百萬英鎊,並提案以80年代英國極具代表性的獨立音樂品牌 “Factory Records”爲名,以命名的方式域延續英倫音樂昔日榮光的歲月回憶。然而,不斷追加的興建預算,從2014年的7800萬英鎊,到2020年的1.86億英鎊,再到2.1億英鎊,讓曼城市議會最後不得不採用「企業冠名贊助」合作的方式,來支援龐大的預算開支。該經驗始自泰德美術館的名稱來自19世紀泰德萊爾公司(Tate & Lyle)的創辦人,也是當時的製糖業龍頭的亨利泰德(Henry Tate)的慷慨捐贈。經過一番沃旋後,最後由英國最大保險業公司Aviva 以3500 萬英鎊獲得了命名權,也成爲英國最大的文化企業贊助交易之一。從此,這座曼徹斯特最重要的文化地標正式命名"Aviva Studios”。

這個看似奇特的結構造形,實則是爲了滿足館體多重隔音效果下的視覺產物。圖片版權:Marco Cappelletti, courtesy of OMA and Factory International

OMA的建築再次創造表演藝術空間的驚喜

Aviva Studios的建築設計乃由荷蘭「大都會建築事務所(Office for Metropolitan Architecture,簡稱OMA)」的艾倫範瓏(Ellen van Loon)領銜,這也是OMA在英國的第一個大型公共建築設計案。OMA擅長創造挑戰和驚喜的建築,尤其是在表演領域。OMA第一個在臺灣的建築計劃即是2022年始營運的「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其大膽前衛造型、突破慣性思維的空間設計,在臺灣引起相當討論話題。

範瓏在建造Aviva Studios時就希望以展場空間的靈活性迴應「國際工房」主推前衛新穎的藝術表演形式。她試圖讓展館空間可以消化任何形式的活動—從私密的劇院演出和複雜多元的展覽,到大型多媒體表演和當代藝術家的前衛倉儲式演出。Aviva Studios在空間使用展現少見的靈活性與可調度性。整座建築佔地面積13,350平方公尺,包括一個21公尺高的「倉庫(Warehouse)」,最多可容納5,000人站席觀衆。在沒有演出的時候,「倉庫」是一個空無一物,完全淨空的「倉庫空間」,藉由可移動式的超高隔音牆進行空間分割,藝術家可依照自己需求對其進行改造,完全爲自己作品量身打造表演舞臺。與「倉庫」相輔相成的是一座可靈活變化舞臺的「音樂廳(Hall)」,最多可容納1600名坐席觀衆或2000名站席觀衆,歌劇、芭蕾舞、戲劇、音樂和跨藝術表演皆可於此演出。倉庫和大廳亦可聯合使用,使舞臺能夠深入建築內部,每個角落都可以成爲表演空間的一部分。Aviva Studios呈現一般實體建築少有的「動態性」,空間羣與移動牆的組合,在流動中實現無窮盡的空間配置,無論是藝術家或是觀衆每每到來都皆會對空間有全新的體驗,彷彿每次看到都是不同的建築體。

表演活動可以在舞臺上以當代挑戰傳統,賦予經典新貌 ; 亦可穿梭在曼城街弄大大小小的展館,走進法院、議會、教堂與私人住宅,以藝術涉入城市的肌理,探勘更多未知的可能與潛能。圖片版權:Marco Cappelletti, courtesy of OMA and Factory International

表演形式因地制宜,一座無法取代的藝術工廠

建築可以根據表演的需要進行改變,而藝術家也可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對建築做出迴應。藝術家被鼓勵從一個「命題」或「問題」開始,探索什麼樣的「形式」最適合這個「想法」,然後再讓「倉庫」或「音樂廳」的空間去呈現這個形式以迴應想法。範瓏曾在一次訪談提到「我不希望這裡成爲另外一個『泰德現代美術館』的『渦輪大廳 (Turbine Hall)』,我們希望觀衆在這裡體驗到藝術品的製作過程,作品就在觀衆的面前或是周圍被創造出來。我們想要的是一個人人可以伸手觸摸的地方:一個藝術工廠。」但不同於普普藝術的大量製造,在Aviva Studios生成當今最前衛藝術,也僅此唯一。

Aviva Studios的外觀建築是一個棱角分明的結構體,看起來有其刻意追求特立獨行的風格體現,畢竟在21世紀當代建築競圖的浪潮中,也實爲常態。對於建築造形美感的追求,也一向不是OMA所熱衷。然而這個看似奇特的結構造形,實則是爲了滿足館體多重隔音效果下的視覺產物。座處高密度住宅區的Aviva Studios,高效隔音爲一種必須,以保障表演活動不會因爲噪音擾民受到時間或空間限制,而影響表演品質。這棟在範瓏眼中「一點都不可愛」的建築體,實則承載着建築師以空間來賦予表演藝術最大表現性與可能性的所有誠意。

Aviva Studios呈現一般實體建築少有的「動態性」,空間羣與移動牆的組合,在流動中實現無窮盡的空間配置,無論是藝術家或是觀衆每每到來都皆會對空間有全新的體驗,彷彿每次看到都是不同的建築體。圖片版權:Marco Cappelletti, courtesy of OMA and Factory International

橫跨水街(Water Street)和菠蘿鐵道線(Pineapple Railway Line),建築體座落在磚砌倉庫、新建的玻璃帷幕大樓之間,它的混凝土和波紋金屬外牆搭配多層塊面與線條的結合,迴應着曼徹斯特的天際線與街景。圖片版權:Marco Cappelletti, courtesy of OMA and Factory International

這棟在範瓏眼中「一點都不可愛」的建築體,實則承載着建築師以空間來賦予表演藝術最大表現性與可能性的所有誠意。圖片版權:Marco Cappelletti, courtesy of OMA and Factory International

與城市、人羣共同創造未來

在「國際工房」的官網自介上,以一句「共同創造未來」(Invent tomorrow together)的標題作爲開頭。在空間形式上,這是一座沒有前臺、後臺的建築。同時,它也試圖打破觀衆與表演者的邊界,這是一座大家可共同參與的藝術試驗場。這個精神也體現在Aviva Studios的大型沈浸式開幕表演「Free Your Mind」。這個節目由丹尼-博伊爾(Danny Boyle)執導,靈感來自電影「駭客任務(Matrix)」,由專業舞者與數百名曼徹斯特當地居民共同參與演出。這個開幕演出集結英國頂尖的編舞家Kenrick H2O Sandy MBE 和作曲家 Michael'Mikey J' Asante、世界知名服裝設計師 EsDevlin和著名劇作家Sabrina Mahfouz等人共同創作,營造極爲炫目華麗的視覺饗宴。「國際工房」希望透過這個表演將曼城居民帶進來,以藝術的共創傳遞包容與共享的理念,讓Aviva Studios真正爲當地社羣所享、所有。

除了立基曼城在地,並輻射全球與世界連結,「國際工房」也放眼未來,致力於下個世代藝術創作與技術人才的培養,與下一代共同創造美好明天。於2018 年創立的「工房學院(Factory Academy)」即爲藝術人才培育基地,透過各種工作坊、實體課程、學徒體驗營的開設,提供機會平臺讓年輕藝術工作者或是當地居民與全球優秀的創意工作者當面學習與交流。「藝術家培育計劃 (Artist Development)」,也提供經費與空間贊助年輕創作者或是社區工作者,使用「國際工房」內的硬體資源,與機構內部創意團隊一起工作、創作與交流,獲取寶貴的經驗與實作機會。「社羣夥伴計劃 (Community Partnership)」或是「論壇 (Forum)」則是以當地社羣爲主體,透過對談或是計劃實作等方式,強化機構與在地的連結,讓藝術可以真正迴應在地生活,賦予機構多元的視野,強化與在地的聯繫。

在短短的時間內,「國際工房」在政府、機構與居民的共同努力參與下,逐步實踐着其創立宗旨與理想。這也猶如Aviva Studios 的倉儲式空間,得以包容各種前衛新潮的想像,也留存當地文化傳統的內涵。曼城在這裡以藝術之名迎接着世界,世界也因爲藝術參與曼城的昔日文化榮光,在今昔交替之際汲取養分共同孵育未來,創造一個更令人期待的明天。

「Free Your Mind」靈感來自電影「駭客任務(Matrix)」,由專業舞者與數百名曼徹斯特當地居民共同參與演出。圖片版權:the official opening production for Aviva Studios, the home of FactoryInternational © Tristram Kenton, October 2023

集結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傑出藝術家與藝術工作者,以藝術的型態向表演、生活、世界提出問題與思考。“MIF”三個字母象徵的意義即是代表「無極限」、「無疆界」、「無法預測」。圖片版權:Marco Cappelletti, courtesy of OMA and Factory International

「倉庫」是一個空無一物,完全淨空的「倉庫空間」,藉由可移動式的超高隔音牆進行空間分割,藝術家可依照自己需求對其進行改造,完全爲自己作品量身打造表演舞臺。圖片版權:Marco Cappelletti, courtesy of OMA and Factory International

我們希望觀衆在這裡體驗到藝術品的製作過程,作品就在觀衆的面前或是周圍被創造出來。我們想要的是一個人人可以伸手觸摸的地方:一個藝術工廠。圖片版權:Marco Cappelletti, courtesy of OMA and Factory International

@責任編輯|elif c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