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媽媽, 愛我, 就不要爲我而活

本文爲本站教育頻道獨家約稿 轉載請註明出處及作者

在我做心理諮詢時候,接觸過一個對自己很有負罪感的大學生,她跟我說:

老師,我覺得我還是一個很聽話、很孝順的人,可是,我夢見殺死了我的母親

現在猶記得的,當時坐我面前的女孩看起來安靜,乖巧,眼神中卻滿含不安。

從心理學角度看,做過什麼樣的夢不重要,重要的是,那個夢包含了什麼樣的情緒。她明顯對母親有憤怒,憤怒裡又帶有恐懼。

她的第一句話:“我是一個很聽話、很孝順的人”,其實是她的意識在表達——同樣也是她的一種自我保護和防禦,如果不這樣說、這樣做,就意味不被父母認可,不被愛,那將是一個孩子最不能接受的。

所以,她第一句說出來的,是父母扣到她頭上的一頂沉甸甸的大帽子。如果她有違抗,即是不乖、不孝。第二句,纔是真相,是潛意識在說話。

隨着瞭解深入,我得知,她是家裡的獨生女,一直很乖,成績也好,因此父母對她的期望也高。爲了給她創造好的學習條件,媽媽在她上小學時就辭職在家,細心地負責她的飲食起居,陪她寫作業,上課外班。可以說,媽媽幾乎把所有的時間都用在了女兒身上。於是,女兒也極力去配合媽媽,努力滿足媽媽所提出的各種要求,按照媽媽說的做,即使媽媽的嚴格要求讓她失去了自我。

上了大學之後,媽媽每個週末都盼着她回家,可她總推脫說自己忙,最害怕聽到媽媽說:“我白養你這麼大了,我爲你犧牲了那麼多,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拿來陪伴你,可你長大了,卻連回家陪我都不願意……”就是這樣的話,成爲了女孩心裡的精神枷鎖。母女倆要麼煎熬着不見面,要麼一見面就是爭吵。

孩子並非不愛媽媽。只是在愛媽媽的同時,她還想做自己。媽媽也並非不愛孩子。只是在愛孩子的同時,她失去了自己。

在這個女孩的家中,鮮少露面但其實非常重要的一個人,即她的父親。這位父親除了偶爾出現,並提供物質支持外,幾乎沒在育兒中擔負過任何責任。父親的缺位,會加重媽媽的負面情緒,並且讓母女之間緊緊卷在一起,毫無自由喘息的空間可言。

這個真實故事和法國電影鋼琴教師》有些像。看過鋼琴教師的應該知道。這部電影講了一對母女相互折磨的故事,震撼之餘,更多帶給人深刻的思索。

女主角已經年近40了。各方面看起來都很優秀,有修養,有才華,與身邊的同事、朋友相處也都算不錯。就像是一棵外在看起來非常華美的樹,枝枝葉葉都被她的母親精心修剪過。

可惜,內裡卻早空了。

不準穿漂亮衣服、按時回家、不準與男人接觸、與母親一直住在一起、自己的房間不能夠上鎖……這些都是媽媽對自己女兒的要求。除此之外,媽媽還會經常翻看女兒的包包,一旦回家晚了就是一頓狂風驟雨式的批評指責,直至最後母女倆相互廝打在一起。

這個媽媽,就像一個貞潔烈女,特別強勢,似乎也並不需要男人。當她看見自己的女兒跟其他男人在一起時,她罵女兒“婊子”。

所以,電影裡有一個鏡頭:這個鋼琴老師看到自己正值青春期的學生看情色電影時,表現得活像一個道德衛道士,狠狠批評了自己的學生,恰如她媽媽所希望的,一臉的正義與嚴肅。

可是,事實上,她卻會下班後在外頭溜達,偷窺別的情侶親熱,以此釋放自己被壓抑、扭曲的身體慾望。

她什麼都會,獨獨不會愛人,她甚至會對他人所表露出的親暱動作過敏、感到不適。因此,當那個年輕而美好的男孩向她示愛的時候,她不知所措了,即使她心底也對他有好感

看這部電影之前,我一直想不明白,人爲什麼會自虐。看完這個電影,我一下子豁然開朗。

電影裡,對鋼琴女教師來說,媽媽的絕對控制,讓她壓抑和憤怒;媽媽的絕對正確,讓她無法指責他人,只能把憤怒發泄到自己身上。

如何給那麼強烈的憤怒情緒找出口呢?

一個被家庭嚴格控制的人,她的情感麻木程度很高。她本來應該自由生活,但是卻被死死扣進一個模子裡。她已經麻木到任何外部事物都不能輕易傷害她的地步,非要身體上的強烈刺痛,才能讓她感受到:我還活着。

於是,她找到了的自虐方式是,肉體上的自我傷害,比如尋求受虐的性行爲方式,甚至用刀子割自己的生殖器刺骨的疼痛,才能讓她麻木的身心有感覺。甚至自己常年被壓抑的性慾望,也得到了釋放。

只是,當她把自己的那些性虐工具、自己內心陰暗面完全暴露給那個向自己求愛的男孩時,男孩退卻了。他實在太年輕了,讀不懂她求救式的自我暴露。他只是對她說“你病了”,並最終本能地遠離了這個生病的女人。

男孩的走近,點燃了女教師內心的一點希望。男孩的離開,則把她重重地推回到了萬劫不復的絕望深淵

電影最後,她揣了把刀子出門。初看到這裡,會以爲她是要行兇。但是稍作思考,你就能否定這個答案。她其實是很懦弱的,懦弱到只敢傷害自己的程度。

果然,最後,她把刀子刺向了自己的身體。

特別震撼人的電影。它讓我們看到,最血腥的事實,往往就發生在最親密的關係當中。尤其是很容易失衡的親子關係裡,暴力橫行的事實,幾乎無處不在。

爲此,我建議,每個父母都該避開孩子,獨自看一看這部電影。

父母們常常說,我一定要按照我的想法去管教我的孩子。或者嘴上不說,但是當孩子悖逆了自己原本的設想,就很容易動怒。有多少父母,口口聲聲爲了孩子好,最後結果卻把彼此都逼上了絕路。

我們有句這樣的話:“久負大恩反成仇”,放在親子之間同樣適用。當父母把自己的精力過度注入孩子的成長以至於“犧牲”自己的時候,就會有一種傾向和不合理期待:要求孩子予以回報,否則就對不起自己的付出。

孩子反哺父母,這原本是自然而然的美好人性,一旦被當作捆綁孩子的理由,就會變得畸形。孩子揹負着父母強加的負罪感,要麼痛苦地忍受、自傷,要麼反抗。

很多悲劇就是這樣發生的。比如:某某父母辛苦勞作供孩子讀書,孩子反成白眼狼;孩子憤怒殺父母;孩子離家出走;孩子不堪父母催逼跳樓之類……別告訴我你沒聽過這樣的悲劇。

每一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孩子從來不是父母的私有財產,也不是父母的縮小版,更不是父母的複製品。從出生起,孩子就有了屬於自己的獨特氣質、以及獨一無二的人生。所以,去引導你的孩子,而不是捆綁;去愛你的孩子,而不要傷害。

最後,一段網絡熱傳的話,送給每一位父母:

我也愛我的孩子。

可是,我卻不如他愛我。

我的愛不如孩子多。

心情不好的時候,我會對他發脾氣,甚至會避開他。

而他心情不好的時候,我卻阻止他對我發脾氣,我會批評他,

而他不但不討厭我,還要想方設法討好我。

我的愛不如孩子多。

當我累了的時候,我就想自己一個人待着,不允許他來打擾我。

而當他累的時候,我卻還希望他不喊苦不喊累,

而他即便不情願,也努力去做。

我的愛不如孩子多。

我總喜歡對他指手畫腳,做不到就大聲喊叫,還美其名曰“批評教育”,

而他不但不敢對我指手畫腳, 還要努力剋制自己的恐懼來討好我。

我的愛不如孩子多。

我總喜歡用哄騙、恐嚇的手段來讓他做一些事情,

而他依然對我信任有加。

多少次對他說:“我不理你了。”

而他的心從沒離開過你,連視線也沒脫離過。

多少次你把他推開,而他依然抱着你的大腿

孩子更愛我們,是我們不懂得珍惜這份愛,是我們在慢慢地把孩子從我們身邊推開。

當你要對孩子生氣的時候,請你想想:或許,我們的愛,真的不如孩子多。

小提示

此文,不是用來讓父母們內疚的。只是希望當你逼孩子學自己不喜歡的特長班時,孩子堅持自己的想法讓你動怒時,你的一個爲孩子好的做法而孩子不領情時……每每遇到這樣的時刻,請先冷靜一下。也許,再把這篇文章翻出來,親子衝突的解決方式,就會變得不一樣些。你會更願意蹲下來,先聽聽:我的孩子,你的心裡在想什麼?你真正想要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