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記者派到風雨中連線 主管心中藏着小惡魔?

▲ 潭美臺風撲日,帶來強風豪雨。(圖/路透社)

文/特約撰述 福澤

狂風暴雨颱風天,電視機前的觀衆真的想看到記者冒着風雨被吹得不成人形模樣嗎?這個問題,最近在日本的電視圈引起了討論。臺灣電視新聞尤其喜歡在臺風天的時候讓記者們(尤其是女記者),頂着風雨站在海邊空曠處,聽着他們嘶吼、尖叫,據說這樣纔能有效傳達出颱風的「威猛」。日本從80年代的談話直播節目就把這樣的報導形式引進電視節目,當時的確效果不錯。但是後來卻也發生了許多造假的報導出現,現在已經有些電視臺要求記者在報導前,先找好避難的地方

風雨報導的前提 記者們的人身安全

今年夏天好幾個強烈颱風衝到日本,電視臺理所當然要在臺風登陸的時候直播報導。過去這些畫面千篇一律都是記者穿着雨衣,戴着安全帽,站在風雨中搖搖晃晃地賣力「演出」。今年9月30日潭美臺風登陸日本,包括NHK 在內日本有五家新聞節目進行臺風登陸的連線直播,在25次的現場連線中,NHK、朝日電視臺以及日本電視臺,總共有三家電視臺的記者選擇在建築物內連線,不再頂着強風暴雨直播。

新聞報導成了娛樂節目 記者成了藝人

日本從什麼時候開始喜歡把記者往風雨中推呢?這要回溯到上個世紀的80年代,當年的日本節目就像現在的臺灣一樣,許多電視臺選擇低成本的談話性節目填補白天的空擋時段,這些節目的主要收視族羣都是待在家裡的婆婆媽媽,對他們來說談話性的節目,娛樂的比重一定要高過知識內容,要不然就會轉檯或是關掉電視。在這個背景下,把記者送到風雨中,被風吹得步履蹣跚,畫面所呈現來的「娛樂」效果是婆婆媽媽們一看就懂的內容。當然,電視臺的收視率也就能維持穩定,下一回颱風再來,記者們當然要繼續往風雨中衝鋒陷陣。

是僵化的腦袋 還是期待發生意外?

這個現象到了2004年,日本的電影評論家浦孝昭報紙專欄上提出質疑:「穿着雨衣戴着安全帽站在風雨中報導颱風動態的現象,爲什麼會一直持續下去?還不就是電視臺的主管們腦袋太過迂腐僵化?以爲這是唯一可以從畫面中表現風強雨驟的方式。或是主管們在心中深處潛藏着希望出點意外的期待?看這些記者們在雨中嘶吼,令人覺得悲哀。」

接着開始在Twitter這些社交網站出現了支持的聲音「颱風登陸的連線真的有必要嗎?」、「一定要記者們頂着這些風雨報導嗎?」這些聲音讓電視臺開始省思,到底颱風登陸的連線直播,真正的意義在哪裡?

▼ 日本有些電視臺要求記者在臺風天報導前,先找好避難的地方。(示意圖/路透)

記者自我意識擡頭 以身作則纔是要務

這一次潭美臺風,幾家電視臺不約而同地讓記者們在建築物內連線報導,除了輿論壓力之外,這兩三年來,日本的年輕記者們的安全意識擡頭也是一個原因,NHK的計劃管理部長山內昌彥就說:「我們的記者站在暴雨風中,呼籲觀衆們風雨太大,不要出門,這不就是自己打臉自己嗎?」

雖然目前NHK這些電視臺,還沒有正式宣佈要更改過去把記者派往風雨中直播報導的政策,但是日本氣象廳已經在幾次電視臺的直播中,呼籲電視臺記者不要再把記者派到危險的海岸邊上報導,避免誤導觀衆。

同樣的問題,回到臺灣也是一樣,現在許多河川、海岸都已經設立24小時監視攝影機,加上智慧型手機拍照、影片也都能立刻傳達出當地風雨受災的情形,記者們是不是一定要頂着風雨在臺風登陸的時候做連線報導?這個議題不知道在臺灣會不會引起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