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葡科創企業路演(珠琴站)舉行,推進“澳門研發+橫琴孵化+珠海生產”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彭敏靜 橫琴報道

“目前我們在葡萄牙市場已經有一定量的顧客和合作夥伴,但我們是想擴大企業規模,近期目標是進入到亞洲市場。通過這幾天參觀認識之後,我覺得橫琴和澳門是很適合科創企業發展的兩個地方。”來自葡萄牙的路演企業代表Candy Flores接受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採訪時表示,此次路演項目致力於研究VR、區塊鏈和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應用,期望能夠尋找合適的投資方從而進入到澳門或灣區市場。

5月21日,珠海市促進境內外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系列活動·巴葡科創企業路演(珠琴站)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舉辦,來自巴西和葡萄牙的9支科創團隊在活動現場進行了路演,從微型渦輪機到數字銀行套件、壓縮計算等,涵蓋了新能源、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等前沿新興領域。

珠海市政府副秘書長、市政府機關黨組成員林日團表示,這次活動邀請了來自巴西、葡萄牙的友人歡聚一堂,共同舉辦以“發揮澳珠琴優勢 助推中葡科創之路”爲主題的路演活動,進一步促進了中國與葡語系國家的科技創新交流與合作,深化珠澳琴科技創新合作,增強科技成果轉化服務能力和創新能力開放合作力度,促進全球優質科技成果在珠海的落地轉化,實現科技創新支撐產業高質量發展。

中國-葡語系國家科技交流合作中心(簡稱“中葡科技中心”)是中國科學技術部在粵港澳大灣區部署的首個國家級跨國技術轉移平臺,致力於深化中葡科技領域交流合作,架起中國與葡語國家科技合作新橋樑。

珠海市科技創新局黨組書記、局長王雷表示,通過中葡科技中心,可以吸引葡語系國家優質科技創新資源與珠海及大灣區企業進行交流合作,爲珠海及大灣區龍頭企業走出國門,到境外進行產業轉移創造良好的環境,爲打造廣珠澳科技創新走廊、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發揮積極的推動作用。

“巴西、葡萄牙等國家在雲計算、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生物技術等方面具有顯著的優勢,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中葡科技中心將繼續承辦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系列活動,全力打造中國與葡語系國家科技交流展示和重大項目招引亮點品牌,爲全球創新企業走入中國,搭建起一座堅實的橋樑。”中葡科技中心負責人說。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經濟發展局局長李子蔚表示,爲促進與葡語國家科技交流合作,今年4月橫琴出臺《促進與葡語系國家科技交流合作的扶持辦法》,從稅收優惠、支持葡語系科技企業發展、支持交流合作、支持平臺建設四方面提出了扶持措施。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正式實施分線管理以來,包括科創資源在內的各類資源要素往來更加便捷,澳門單獨關稅區、自由港等優勢與橫琴空間、資源、政策等優勢的結合將更加充分、更加深入,爲與葡語國家科技交流合作帶來全新機遇。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經濟及科技發展局科技廳廳長陳祖榮表示,澳門與葡語系國家,尤其是葡萄牙和巴西的高校、科技企業和孵化器等機構一直保持着緊密的聯繫和合作,在科技部的支持及澳珠琴共同建設下,中葡科技中心正式成立,結合澳珠琴資源優勢,推進“澳門研發、橫琴孵化、珠海生產”,全面支持葡語系國家優質科技創新資源進入中國市場。

活動現場,澳門—中國及葡語國家創業創新協會與大橫琴(澳門)有限公司、Yosen Nanotechnology與智仁藥業(珠海橫琴)分別簽署合作協議。

“澳門整體環境有利於引進葡語國家創新創業企業。現在長居在澳門的葡萄牙社團將近有5000人,他們來自金融界、法律界等不同領域,能更好地促進葡語國家的創新創業企業到內地或澳門市場去發展和投資。此外,澳門也能更好地去促進內地的創新創業企業去葡語國家投資發展。”澳門—中國及葡語國家創新創業協會會長Marco Duarte Rizzolio接受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採訪時透露,近期會成立一箇中葡基金,致力於讓更好地引進葡語國家企業到澳門或內地市場去投資,引進資金幫助科創企業更好地發展。

“我們是一家專注生物技術的初創企業,目前推出了一系列應用脂質藥物遞送系統和納米技術製造的食品補充劑,在巴西已獲得初步成功。公司正在啓動國際化項目,中國是我們特別看重的市場,希望通過這次活動可以得到更多的合作機會。”Yosen Nanotechnology簽約負責人Gustavo Cadurim de Oliveira說。

據悉,繼澳門、智慧物流等專場,目前珠海市促進境內外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系列活動已成功舉辦7場,促成40餘個項目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