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轉場北約峰會 公報將以"前所未有力度"點名中國

【文/觀察者鞠峰

G7首腦峰會剛落幕,拜登就於當天(13日)晚上坐空軍一號抵達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趕赴北約峰會。開完這第二場峰會,他就要和普京在日內瓦見面。

馬克龍對這個冷戰“遺產”有句很有名的吐槽:北約正經歷“腦死亡”。距離上次北約首腦坐在一起已經過去一年半。當時,特朗普會議弄得“雞飛狗跳”,吐槽特魯多“兩面派”,又罵馬克龍“令人厭惡”。但特朗普鬧劇只是“病症”,病根在於,在美國的全球領導力逐漸降低的當下,這個陣營內的多方利益變得愈加無法調和。

美聯社報道,這次,拜登依舊帶着“團結、安慰盟友”的目標赴會。和參加G7峰會一樣,拜登將在會議中塞入美國自己的議題,希望形成一致的對華調門。會前,白宮預告:北約峰會的聯合公報,將以前所未有的力度點名中國

6月13日,拜登抵達比利時,將出席北約峰會。(圖源:澎湃影像

“不會使用刺激性語言

在冷戰背景下誕生的北約,是世界上最大的軍事集團。據法新社13日報道,歐洲官員們強調,對抗“越來越大膽的俄羅斯”仍然是北約峰會的“首要議題”。

針對中國,法新社稱拜登正在延續特朗普的做法,主導北約“開始關注北京”,並推動盟友採取更強硬的對華路線。

13日晚,美國白宮發言人珍·普薩基總統國安顧問沙利文,在飛往布魯塞爾的空軍一號上,召開了非正式的發佈會。“他(拜登)當然會討論中國構成的日益顯著的挑戰,包括在科技、網絡安全信息戰和其他層面上。”沙利文宣稱。

“(北約峰會後的)聯合公報,將以前所未有的力度點名中國。”(And China will feature in the communiqué really in a more robust way than we’ve ever seen before.)沙利文預告。

但沙利文也“找補”說,聯合公報將不會“大篇幅”討論中國,也不會使用“刺激性的語言”針對中國,公報涉華部分將是“清晰、直接、明確的。”他還表示,“明天,我們不會放大中國與會議的相關性。”

法新社提到,不少美國盟友對於將注意力從歐洲-大西洋地區轉移出去感到很警惕。對此,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積極與美國“打配合”,讓美國在北約峰會討論中國變得“順理成章”。

峰會前夕,斯托爾滕貝格還專程訪問了美國白宮,稱與美國“達成共識”;呼籲努力“遏制中俄”。他又於14日上午對法新社表示,北約並沒有與中國進行“新冷戰”,“中國不是我們的對手,也不是敵人,但西方盟國將不得不適應中國崛起帶來的挑戰。

他不惜顛倒黑白,放話稱“不是說北約轉向亞洲,而是我們要考慮中國正在靠近我們。”斯托爾滕貝格硬湊出幾個例子:中國所謂“控制歐洲核心基建設施”、“在網絡空間行動”等等。

13日,G7峰會結束後發佈的聯合公報公開“陰陽怪氣”中國,不但涉及香港新疆臺海問題,還要求在中國調查“新冠病毒起源”。

然而,不少媒體觀察到,G7公報對於中國的批評,比美方單獨的指責要緩和。還有一個細節也耐人尋味:外媒曝料G7會議上,各國領導人一度因爲新疆人權議題爭論不休,甚至掐斷了會議室周圍所有網絡信號。

環球時報評論稱,這反映出美國有能力帶動西方主要國家形成對中國的集體調門,但是它無法把其最極端主張七國化”或者“西方化”。

所以,到底是“不會語言刺激中國”,還是“做不到”?

比利時首相德克羅在布魯塞爾軍事機場迎接拜登 (圖源:澎湃影像)

“不是收保護費的地方”

北約作爲由美國主導的軍事集團的性質沒有變。此次首腦峰會,美國等國部隊撤出阿富汗事情成爲必須談論的議題。

根據拜登今年早前的承諾,美軍將在9月11日之前完全撤出。據法新社報道,這次北約峰會,領導人們將討論如何避免部隊離開後造成“阿富汗奔潰”,並協商“如何給西方國家在阿使館提供足夠的安全保障”。

此外,拜登還將單獨與土耳其總理埃爾多安會面,討論一個由土方提出的提議,即美軍在阿富汗首都喀布爾的機場保留部隊。土方提出,可以保證這個交通要衝的安全,但必須要得到美國的支持。

不出所料,另一個“常規操作”也將出現。據美聯社報道,拜登將在峰會上強調美國對於北約公約第5條,即“集體防禦”條款的承諾。自1949年北約成立以來,所有美國總統都在北約峰會上做出類似承諾,但只有一位美國總統打破過這一慣例——特朗普。但即使是特朗普,隨後也曾公開表態遵守這一承諾。

此次,拜登將這一承諾稱之爲“一個神聖的職責”。他表示,“我將明確說明,美國對於第5條的承諾是異常堅定的。”

和特朗普總是批評北約成員交錢太少不同,拜登在這方面並沒有明說什麼。“美國不把北約當作收保護費的地方(a protection racket),”拜登13日在G7峰會上公開表示。

但法新社稱,拜登仍然會督促歐洲盟友和加拿大,進一步提高防衛預算、達到GDP的2%。

延伸閱讀

G7領導人公報點名中國 環球:最系統指責中國的一次

G7峰會13日落下帷幕,會後發表的G7領導人公報公開點名中國,並且提及新疆、香港和臺灣問題。公報還提到反對“強迫勞動”,反對在東海和南海“單方面改變現狀”。公報在闡述這些態度時使用的語氣強度不盡相同,有的直接針對中國,有的沒有在上下文裡提中國的名字,但針對的目標同樣很明確。這是西方國家最系統指責中國以及干涉中國事務的一次峰會。

美國顯然主導了其他幾個盟國的態度,像要求“世衛召集第二階段新冠病毒溯源,包括要在中國開展研究”,可以說,美國近來攻擊中國的幾乎所有議題都被搬到了七國領導人的公報中。另一方面,公報的措辭比美方單獨攻擊中國時要緩和一些。

比如,美國近來攻擊中國最猛烈的語言大多用在了新疆和香港問題上,包括公然稱新疆發生了“種族滅絕”。但是公報寫的是,“我們將推動我們的價值觀,包括呼籲中國尊重人權和基本自由,特別是在新疆以及《中英聯合聲明》和《基本法》規定的香港自由和高度自治方面。”

這一切反映出美國有能力帶動西方主要國家形成對中國的集體調門,但是它無法把其最極端的主張“七國化”或者“西方化”。西方媒體報道說,七國領導人討論中國時發生了“激烈辯論”,尤其是德國和意大利以及歐盟領導人反對以對手的方式與中國打交道。最後的公報顯然是“美國主導、各方妥協”的產物。

這應當被視爲美國拉攏盟國共同對付中國一個有所進展的開始,它預示着中國外交將在未來面臨來自美國通過西方平臺施加的更大壓力。可以想見,美國會更下力氣給它的對華打壓賦予西方整體行動的色彩,它出一個反華政策,其他西方國家或直接或婉轉幫腔的情況將繼續增多。

不過,中國完全不必被這樣的情況嚇住。其實過去與中國就人權等意識形態問題衝突時,西方也大多是“一夥的”。現在美國增加了他們彼此的協調,但這些主要集中在了輿論和外交層面,將之轉化爲統一對華敵視行動依舊很難,七國領導人公報沒有在這方面出現突破的暗示。

這說明,美國和其盟國在對華問題上的利益分歧是巨大的。美國有維護自己霸權的戰略圖謀,要的是西方一起扳倒中國。歐洲國家與中國有意識形態分歧,經濟上既是競爭關係,也有合作的戰略需求。美歐的這一對華戰略差異是不可逾越的。

中國無須再對美國抱有幻想,但一定要把其他國家與美國區別對待。別管美國能搞出表面上什麼樣的“對華統一戰線”,我們都要清楚,這樣的“統一戰線”虛大於實。美國很認真,歐洲主要國家應付它,這一格局將很深刻。中國有在實質上攪黃美歐“統一戰線”的很大空間,在夯實和讓這個“統一戰線”虛名化的拔河比賽中,中國一定更有能力贏到最後。

走出西方這個圈子,美國拉“統一戰線”更難。美國宣揚國際道義有了越來越多的表演性質,比如美國倡導七國集團搞一個西方版、與“一帶一路”抗衡的基礎設施建設計劃,但能否真搞起來並取得實效頗受懷疑。華盛頓現在就是用冷戰思維與中國摽着幹,但這實際上是它自亂陣腳,用自己的短板與中國的長項較勁。

中國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發展與各國正常關係,就能夠破美國的對華圖謀。美國則需要很費勁地與規律擰着來,除了強拉硬拽盟友,自己也要親自捉刀一些如果不是爲了找中國麻煩根本無興趣乾的事情。時間會拖垮美國這一套的,中國自己走穩,不用去推它、絆它,美國自己就將跌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