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億取貨商機被蝦皮瓜分 小7、全家如何反擊?

「超取」已經成爲臺灣便利商店不可或缺的業務,也是超商業者從實體進攻線上的利基。(來源.統一超商提供)

在蝦皮購物時,你會選擇宅配、超商取貨,還是蝦皮店到店?

蝦皮店到店推出2年,目前單店每日平均包裹量約400件,如果以年底展店目標1,400家來計算,年處理量將會突破2億件。首當其衝,就是便利商店的超取業務。

當年因爲與蝦皮合作,超商的超取業務飛快成長;也因爲超商,蝦皮在臺灣才能靠免運快速打下市佔。但如今,互相餵養的夥伴,也創造出互相競爭的敵人。

儘管蝦皮購物資深執行總監樑日威表示,超商仍是緊密合作夥伴,他們推出店到店的用意,是希望將整個市場的餅做大。同時他提出數據,指店到店推出之後,用戶平均消費頻次增加約3成到4成。

但這個數據無法說明,新增的交易量,最終流向哪個物流方案。而超商業者和物流業者都指出,過去2年,來自蝦皮的超取包裹量確有下滑。

當然,即便蝦皮門市數在年底達標,覆蓋範圍仍與全家和統一超有很大差距,不可能吃下所有市場。但光是年處理包裹量上看2億件,如果以超取定價60元運費計算,就是120億元的營業額。

而且當蝦皮2015年在臺灣帶起電商免運大戰,衝高超取規模後,超商業者後續紛紛加碼物流投資,擴大處理量能,但當蝦皮自建取貨門市,導致成長未達預期規模,結果就是,全家旗下負責店到店物流的日翊,在2022年由盈轉虧,今年上半年虧損金額比去年全年增加1倍。

該公司內部人士指出,虧損一部分是受到新增物流投資的費用攤提影響,但也不諱言,主因是蝦皮超取件數的減少。

超商業內人士指出,統一超的超取量其實也受影響,但因爲還有博客來、康是美的量能支撐,對蝦皮依賴程度相對不如日翊高,所以負責店到店物流的大智通,去年度獲利仍維持小幅成長。

不過,物流收入被瓜分,可能不是超商業者最需要擔心的問題,如果超取件數減少,導致消費者進店人次降低,進而損失的並買效應,纔是更大挑戰。

畢竟,受限於臺灣的地理範圍,超商很難再靠展店成長,因此近幾年佈局,很明顯是往提高消費者購物頻次和單價的方向努力,而「網購店取」正是提升進店數的重要驅動力。以兩億件包裹來說,就是兩億次進店機會。

即便已經展現出這樣的影響力,物流業者指出,各大超商對於蝦皮調降運費的提案,大多還是不願退讓。

但,超商業者也沒打算眼睜睜看着包裹量流失,而是有所準備。

早在2019年,統一超和全家就分別推出線上開店平臺賣貨便和好賣+,且爲了吸引賣家使用,經常性提供約等同一般超取服務打六折的低運費優惠,比蝦皮店到店還便宜。

但有超商業者私下坦言,這目前仍無法完全彌補流失的蝦皮包裹量。

商研院國際數位商業研究所所長戴凡真點出問題:「你叫賣家來,賣家就會來嗎?」她認爲,商流還是銷售的根本,但線上流量非實體起家的超商強項,「當商流沒起來,後面賣家不會配合。」

然而,首波攻勢成效雖不顯著,超商也還沒打算要放棄。今年6月,統一超再推出線上商城iOpen mall。

雖然推出時間還不長,看不出成效,但自去年下半年以來,蝦皮母公司Sea(冬海集團)受到資本市場壓力,連番調漲平臺交易手續費,不斷推高臺灣賣家的不滿情緒,對iOpen mall來說,確實是機會。

放眼國際,相對於實體連鎖零售通路跨足線上開店,從電商平臺跨足物流的成功案例似乎更多。以臺灣來說,momo和PChome都有各自的物流中心和車隊;國外如韓國的酷澎、美國的亞馬遜、中國的阿里巴巴,也都在滿足本身需求之外,進一步將物流變成可對外服務的新事業。

不過,臺灣只是蝦皮的衆多營運據點之一。相比於超商可能帶來的威脅,其母公司的決策變動,或許纔是未來左右戰局變化的最大變數。

※本文由商業週刊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商業週刊187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