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長堤路 紹興有條讓你愛上的水上古道

清人齊召南走在紹興山陰道上吟詠出詩篇《山陰》,能看出江山圖畫,水天明澀,船行畫裡,人在鏡中。其風景,與山徑天梯和陸地驛道完全不同。

?(ang)犭茶 (sang)湖避塘白玉長堤路 本文圖均爲 心匠 攝

在水鄉澤國古道以完全不同的形態浸潤在它所試用的獨特環境中。

會稽山北,錢塘江、曹娥江和錢清江三江夾出廣袤的蕭紹平原大江之濱,水澤之國,水網細密。這裡的平原多成因於圩田當地人親切地稱之爲荷葉地。

在這些錯綜複雜的荷葉地間,有一支人工水脈自西向東,打通了三條南北走向的大江。這便是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浙東運河。它建立了這片澤國間的新秩序。在古運河中,有一條几乎與運河平行的古道。它始於浙東古運河的起點-蕭山西興鎮,終於浙東古運河蕭紹段的終點-上虞曹娥,曾經橫跨蕭山,山陰,會稽,上虞四縣,全長75公里。

如此長度的連續水上古道即使放到全世界也是罕見而獨特的。

纖道連橋

它的特色不僅在於其匪夷所思的長度,更在於其邈遠的歷史。它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時期的山陰故水道。但與今日古道更近的格局,形成於唐元和十年孟簡所築的新堤。後又經宋明清的不斷修整,終成今日之狀貌。自宋以來,原本的泥堤逐漸硬質化,終成爲風雨不侵的石堤

這場泥堤改造爲石堤的根本性變革,由明弘治間的山陰知縣李良發起,後又被嘉靖間的紹興知府南大吉和湯紹恩繼承。今日所餘的石質古道,即始於此。

地勢平坦的蕭紹平原,河流流動的自然動勢並不強。這條古道便是在沒有機械動力的古代,爲船隻航行加速而誕生的。它依靠人力,讓船在被纖拉中行進。因此它常被稱爲古纖道。宋代王十朋在《會稽風俗賦並序》 中描繪了在紹興縴夫纖船的場景:“浪漿風帆,千艘萬艫;大武挽纖,五丁噪謔。”1950年代的電影《祝福》,也記錄了縴夫在古纖道上纖船的鏡頭。縴夫曾是一個收入不錯的行當,一直到上個世紀末,才逐漸被船隻機械化取代。

運河園纖道

這條水上古道的建造不只是纖船的功能,還有灌溉、行走、避風之效。《寶慶會稽志》就記載了宋代汪綱築此道的利處爲“徒行無褰裳之苦,舟行有挽纖之便。田有伴岸,水有積,其利以博矣。”

那匍匐於水面的綿長壯闊,令人聯想起北國的長城:同樣是恍若游龍,同樣是蜿蜒逶迤,同樣是石構藝術。但它的獨特性不在於山脈間的跌落,而在於以水爲大地的座標和基面。古人形象地以“白玉長堤路”稱之。

纖道連水

一般的水路關係,往往是“水在路中”,而在浙東古運河上卻是“路在水中”。

在水面寬闊處,這條古道兩面臨水,在水面收窄處,它依傍堤岸,僅一面臨水。一面臨水的古道又常與周邊村落相連接,成爲村落的主要道路,或形成繁忙的村落碼頭。臨水面的變化,使古道不斷在堤岸和水中轉變,路上行人、縴夫和船客,也在不斷適應着兩岸和水中變化的風物。古道沿線,村莊、橋樑、廟宇、石亭和堰壩衆多。兩岸柳桑烏桕,桐柏成行,一派浙東風味。

水中古道的誕生也是圩區圩田成陸,分水灌溉等農業水利改造的結果。因高而堤,因低而水。運河挖的越深,它的淤泥就地安置,形成高塘堤。長年累月,塘堤便成了水中的通路。因此,古道的做法之一是類似石砌塘堤的做法:青石一塊塊相互錯縫交疊,由下而上壘砌而成。下部結構層常用條石砌築,上部置青石板

兩面臨水的古纖道還採用石墩樑橋型。此種做法將水中纖道橋化處理,將大跨度分解成小跨度。它的路基類似橋墩的石墩,上鋪3塊0.5米寬度,3米跨度的青石板。此類型纖道又稱“鐵鎖橋”,以形象的表達橋連橋的穩固姿態。太平橋板橋間即採用此類纖道。

纖道下穿太平橋

纖道連橋

古纖道與連接兩岸的橋樑,以及纖道兩側行船交匯之處,共同形成了中國古代的水上立體交通。這種組合模式主要有兩種。

幾乎貼水的古纖道,切斷了運河橫向間的聯繫。特別是在紹興這樣一個澤國,當被運河這條東西大動脈切割之後,南北間的水上橫向聯繫也是必然需要滿足的問題。越人解決這一問題的辦法,是每隔幾百米設一座中間高起數米的石橋,與古纖道相接,其下可通舟楫。高起的石橋,轉化了舟的南北動線,以及古纖道上人羣陸上東西行走的動線。

古纖道上人行路的東西動線,和連接兩岸的南北陸上動線也是採用相同的方法來轉化的。當橋與古纖道水平十字交接之時,橋面擡起,古纖道從其下穿過。

在這些橋樑中,有大量越地名橋。

位於古纖道錢清至柯橋段的清代阮社太平橋,橫跨40米,由單孔拱橋和8孔平橋組合而成。橋樑採用非對稱的平拱組合形式,形成高低起伏的優美輪廓線。這樣的設計並不僅僅出於簡單的形式考慮,而是出於不同大小船隻的分流航行。

位於古纖道皋埠段的陶堰涇口大橋,則由馬蹄形三孔拱橋和三孔平橋組合而成。三孔拱橋高大宏偉,而作爲引橋的平橋偏至一側,二者形成體量上的對比。

同樣位於此段纖道的清代茅洋橋,則是曾經沿運河的官道上行船背纖必經之所。

此類橋樑在這條古纖道上不勝枚舉,它們都有着屬於這片土地的獨特故事。

古纖道旁涇口大橋,左岸是貼岸古纖道

纖道連亭

運河園內纖道連亭

古纖道旁隔一段距離的石涼亭是古纖道的另一大特色。宋代,古纖道沿線就建有施水坊。據《宋史.汪綱傳》載:“施水坊,於人間不接之地。凡八所,各五間,爲中寮以憩。過往之人,目將規畫食利。以資守者爲久長之計……”

所謂施水坊即今日之茶亭。在荒無人煙之地,每十里設一處,共設有八處,以供行人休憩。茶亭也是當地人維持生計的經濟來源之一。

歷史上,這些茶亭爲木構抑或石造,留存至今的古纖道茶亭多爲石亭。它們或立於岸邊,或兀立水上,小巧玲瓏,簡素古樸又氣勢逼人。古纖道皋埠段的茅洋橋畔仍存有石亭,內置石碑,環內壁設石凳。它面水而立,形成經典的橋亭依連的纖道風景。犭央犭茶湖避風塘亦存石亭,通體採用榫,從石亭內觀湖,別有一番景緻。

這些石亭是行腳客,船客停靠的中轉站,雖小,卻足夠滿足喝一口茶的空間。更多的石亭已被譭棄在歲月中。古纖道錢清至柯橋段的紹興運河園,收錄了一批收集於紹興各處的廢棄古石亭,成爲此段纖道的新景

纖道連鄉

道連城,城接鄉。除了阡陌縱橫的田野,星羅棋佈的河流湖泊外,古纖道所經過的城鎮也沾染了水鄉的印痕。在這片水澤之間最大的城,即是始建於越王勾踐時期的蠡城,即今日的紹興越城。

纖道入城,即轉爲貼岸的單面形式,至今在八字橋畔仍留有殘跡。

古纖道所經的西興、錢清、柯橋、皋埠、陶堰、東關等鎮,自古以來就依賴這條黃金水道,成爲貿易的中轉中心。它們與古纖道之間,又有着更爲直接的聯繫。如柯橋自古就以漢代柯亭而聞名天下。從明清民國時期留存的畫作和照片看,曾經的柯亭就在蜿蜒伸展的古纖道旁。作爲紹興古纖道終點的曹娥鎮,則以四絕藝術著稱的曹娥廟爲中心。其中,由王羲之書寫的曹娥廟碑被認爲天下第二書。唐代以來,文人騷客絡繹不絕。一路順纖道而下,名鄉名鎮,史蹟頗豐。

纖道遺存

水運主導的吳越地區,水路曾是交通的主線,而古纖道是一條陸上輔助路線。在今日水運逐漸退出歷史舞臺之時,古纖道已失去了使用它的主體。這段古纖道目前已無法全部連通,只留下各個殘段。

蕭山官河纖道,原稱水官塘,始於西興鎮,終於衙前鎮官河,包括西興段,衙前段,新塘段等處3公里左右。這僅存的幾段曾經一度岌岌可危,整體保存一般,部分已經被用作人行步道。紹興錢清至柯橋段古纖道,西起錢清板橋,東止於柯橋街道上謝橋段,全長7.5公里。此段纖道即有整體式砌築,又有架樑平橋式砌築,形式多樣,保存最好。它極盡蜿蜒曲折,如水上飄帶般平枕於運河上,早在20世紀八十年代末就被劃入全國文保單位。

古纖道漁後橋段,位於錢清鎮聯興村漁後自然村,殘長180米左右。此段纖道不似它處用三塊石板鋪砌,而僅用兩塊,目前保存非常殘破,但不失古意。古纖道皋埠段,東至獨樹村,西抵樊江村。現狀保存約不到一半纖道,其餘部分被改造或損毀嚴重。古纖道上虞段,自紹興陶堰鎮涇口村至曹娥老壩底止,全長10公里多。這段纖道極爲古老,始建於春秋戰國,至晉開鑿蕭紹運河(即浙東古運河蕭紹段)後全線貫通。目前東關街道鎮西橋至聯星村一段保存最爲良好。

上虞東關古纖道

現存的古纖道,除了浙東古運河沿線外,在一些大湖和水面寬闊處也有遺存。其中,遺存最好的當屬犭央犭茶湖。但此段,纖道的功能較弱,蔽風的功能較強,因此更貼切的名字爲“避塘”。它始建於明天啓間,是疊砌式水上古道的典型,全長3公里多。

避塘彎曲連綿,橋樑石亭相互連接,形成高低錯落又水平擺動的優美姿態。當起大風時,避塘一側風平浪靜,一側則水波翻涌,船通過避塘橋,進入無風一側。大湖中設避塘,也方便了兩側行人往來,同時也加強了湖面的層次感。

?犭茶湖避塘

作爲水上古道的古纖道或避塘,源起於自然經濟時代種種船隻行運的措施。今日,它雖已經無法全部聯通,但我們仍能感受到它長臥於水面之上的恢宏磅礴。同時作爲古越的創舉,水上古道也是紹興石文化的一部分,象徵着明清採石工藝在紹興的高度發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