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組現場丨“再也不用三天兩頭蹭身油了”

許慶勇 楊茹

“這臺泵採用了新的密封方式,10個月沒漏了,直接從‘替補’變‘主力’了!”

4月3日,在中國石化勝利油田濱南採油廠採油管理一區林東一號站,員工孫東方拍了拍正在運轉的螺桿混輸泵,臉上滿是喜悅。

以往,這臺泵很讓大家“頭疼”。因幹線管輸壓力攀升,泵必須高速運轉,傳統盤根“扛不住”長時間的高壓,泵三天兩頭漏,平均每週更換盤根1至2次。“每次換盤根就得停泵。”孫東方說:“兩三個人折騰一小時,忙得滿頭汗,一不小心蹭一身油。”

去年年初,孫東方向採油管理一區主任技師來志強反映,管理一區確定將這個問題作爲濱南採油廠“揭榜掛帥”難題進行攻關。

改成機械密封,得花兩萬多元,來志強決定想一個更經濟的辦法。經過現場蹲守,他發現癥結在於傳統盤根的“被動密封”方式:換盤根必須由人工調整盤根的鬆緊,鬆了會漏,緊了又會加速盤根老化。

這怎麼辦?那段時間,來志強心裡想的都是這個事。一天,他正在查閱資料,看到有人將柔性顆粒填料應用到井口盤根密封盒上後,高興地蹦了起來,“可以把這種方法‘嫁接’過來”。於是,他沿着用可流動的柔性顆粒填料替代固態盤根實現“自適應”密封的思路,花了6000元對設備進行改造,在壓盤上增設填料腔和注入口,將柔性顆粒填料注進盤根腔,顆粒在泵體運轉時受熱膨脹,自動填充微小縫隙實現密封。顆粒自然損耗時,只需用專用液壓槍補註即可,整個過程無需停泵。

去年5月,應用柔性密封方式後,這臺泵已正常運轉了10個月。同時,柔性填料對軸套的磨損僅爲傳統盤根的三分之一,預計可延長泵體壽命2年以上。

“現在,這臺泵的維修記錄全是空白,再也不用三天兩頭蹭身油了。”孫東方高興地說。

來源:中工網-工人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