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聽力防失智 醫師傳授3護耳之道

亞洲大學耳鼻喉及聽力專家田輝𪟝醫師。(凱格蘭公關提供)

75歲的老翁因聽力受損,日常反應出現問題,被家人懷疑患上失智症,某天配戴助聽器後,生活即恢復正常。醫師解釋,聽力受損,會影響患者接受外界刺激的程度,患者可能因溝通不良,出現智力退化,根據國外研究,聽損者若未配戴助聽器,罹患失智症的機率較高,與配戴助聽器者相比,3到5年間即會出現明顯的差距。

亞洲大學耳鼻喉及聽力專家田輝𪟝醫師表示,聽損的族羣中,每日規律配戴助聽器者(平均6-8小時)罹患失智症的比率,較未配戴助聽器者來得低,平均在第3到第5年出現明顯的差距。國外的動物實驗也發現,生活環境沒有聲音的老鼠,腦部放電將會減少。長久下來,待釋出大量聲音時,已失去正常放電的能力。

「以往都是重度聽損時,纔會要求配戴助聽器,如今建議中度聽損就得配戴。」田輝𪟝表示,重度聽損,指聽力損失程度介於55-70分貝之間,中度聽損則指聽力損失程度達40分貝以上。若能及早調整,大腦即可保留較多的辨音能力,因此民衆在中度聽損時,就應配戴助聽器。

如今的助聽器已推出多種款式,包括可塞入耳朵的隱形款,不必擔心被人發現。在音頻的調整上也更爲進步,可視民衆的喜好進行客製化服務。若喜歡較尖的聲音,可將高音放大;若喜歡較厚的聲音,則可將低音放大。

田輝𪟝表示,保護聽力有三大重點,避免過度噪音暴露、適當運動控制三高,及減少攝取過氧化物(如炸雞、泡麪或燒烤)。因近期季節交替,長者可能因耳咽管退化,導致中耳積水,進而引發「突發性耳聾」,需多加留意。年輕族羣方面,則勿長期配戴耳機,避免慢性「突發性耳聾」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