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交樓”成效初顯:房屋竣工面積連續3個月降幅收窄

“保交樓”工作成效開始逐步顯現。

11月15日上午,國新辦就2022年10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情況舉行新聞發佈會,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凌暉在會上表示,今年以來,面對房地產市場調整下行,一些前期盲目擴張的房企資金鍊比較緊張,部分地方出現房屋交付困難問題。各地區各部門堅持房住不炒,積極推進因城施策,支持剛性和改善性合理住房需求,加大“保交樓”力度,促進房地產市場穩定發展,效果逐步顯現。

從銷售來看,前10個月,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下降22.3%,與1~9月份基本持平;商品房銷售額同比下降26.1%,降幅比1~9月份收窄0.2個百分點,降幅連續5個月收窄。

從保交樓情況看,全國房地產施工期超過兩年即將步入交付階段的房地產開發項目完成投資保持較快增長,房屋竣工面積降幅收窄。1~10月份房地產開發企業房屋竣工面積同比下降18.7%,降幅比1~9月份收窄1.2個百分點,連續3個月降幅收窄。

對於上述數據,中指研究院指數事業部市場研究總監陳文靜在接受中國房地產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在“保交樓”政策持續作用下,竣工數據繼續邊際修復;10月單月,竣工面積5686萬平方米,同比下降9.4%,環比增長41.5%,絕對規模已達今年3月以來月度最高水平。短期來看,伴隨着“保交樓”相關政策和資金持續落位,房屋竣工面積有望延續修復態勢。

━━━━

“保交樓”初見成效

對於當前房地產行業來說,“保交樓”已成爲工作重心。

早在7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就指出,要因城施策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壓實地方政府責任,保交樓、穩民生。8月,住建部、銀保監會和央行提出,將通過政策性銀行專項借款方式支持已售逾期難交付住宅項目建設交付。

此後,各部委配合地方政府積極推進“保交樓、穩民生”工作。各地“保交樓”政策持續加碼。

在武漢,中國建設銀行擬以湖北省爲試點,設立300億元的紓困基金,用於收購問題項目並改建爲公租房。在蘇州,停工項目所在區域的街道辦事處與區級職能部門聯合成立工作組入駐項目現場,督促項目儘早復工,監督項目工程質量,落實“一樓一策一專班”。在重慶,有關部門成立房地產問題項目風險化解處置小組,安排專班跟進項目建設進度,並對項目賬戶資金封閉管理。在鄭州,則開展了30天專項行動,並提出了“棚改統籌統還”“收併購”“破產重組”“保障性租賃住房”四種項目紓困模式。

中指研究院監測數據顯示,7月以來,已有近30省市出臺“保交樓”舉措,包括對問題項目“一盤一策”及時協調處置、各級領導對項目掛聯兜底、協調引入區域國企和金融機構來盤活項目、成立紓困基金等。

多家房企亦紛紛表示出“保交付”決心,公開了項目交付數據及交付計劃。今年1~10月,正榮地產已累計完成54個項目/批次交付,爲近3萬戶家庭兌現承諾;中樑控股已完成交付合計總建築面積約500萬平方米、約5萬套的物業單位。1~9月,碧桂園集團連同其合營公司和聯營公司已在30個省、267座城市、910個區縣,累計合同交付共45萬套房屋。

另據樂居財經研究院發佈《2022年前三季度房企交付榜》,截至2022年10月20日,已公示交付套(戶)數的36家房企前三季度累計交付房屋總數超128萬套(戶)。其中,碧桂園交付25萬套;綠地集團和融創中國已交付數量分別爲13萬套和15萬套。

此前的一些多年爛尾項目在這一期間也正被着手解決。

9月17日,河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副廳長王藝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圍繞“保交樓、穩民生”,今年以來,河南推動694個停工爛尾項目復工建設,目前已實現50個停工爛尾項目竣工交付。

10月6日,距鄭州市發佈《“大幹30天,確保全市停工樓盤全面復工”保交樓專項行動實施方案》整30天,據“鄭州發佈”報道,全市排查出的147個已售停工、半停工商品住宅項目中,有145個實現全面、實質性復工,包括鄭州高新區永威金橋西棠、中原區啟福城、管城區鑫苑國際新城、新鄭康橋那云溪、金水區豫森城等備受社會各界關注的項目均已實現實質性復工。

國家統計局11月15日發佈的數據也顯示,1~10月份,房地產開發企業房屋竣工面積46565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8.7%,降幅比1~9月份收窄1.2個百分點,連續3個月降幅收窄。

再看10月單月,房屋竣工面積爲5686萬平方米,環比9月份的房屋竣工面積增長41.5%,絕對規模已達今年3月以來月度最高水平。

━━━━

“下行態勢還在持續”

不容忽視的是,在多個地產項目重獲新生的同時,整個房地產行業仍有諸多問題尚待解決。

付凌暉在2022年10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佈會上表示,總的看房地產市場出現了一定積極變化,但下行態勢還在持續,下階段還是要堅持房住不炒定位,積極推進租購併舉,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推動房地產市場逐步企穩,保持平穩健康發展。

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數據顯示,1~10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113945億元,同比下降8.8%;其中,住宅投資86520億元,下降8.3%。1~10月份,房地產開發企業房屋施工面積888894萬平方米,同比下降5.7%。其中,住宅施工面積628278萬平方米,下降5.9%。房屋新開工面積103722萬平方米,下降37.8%。其中,住宅新開工面積75934萬平方米,下降38.5%。

此外,1~10月份,全國土地購置面積7432萬平方米,同比下降53%;土地成交價款7432億元,同比下降46.9%。

“今年房企拿地謹慎,房企竣工意願大於新開工意願。”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師王小嬙告訴記者,開發投資累計同比連續19個月收窄,其中連續7個月同比呈現負增長態勢。從單月數據上看,10月單月房地產開發投資額爲10386億元,環比下降18.5%。10月開發投資數據低於預期,投資額較9月有所下滑。

王小嬙表示,10月房企投資信心下降還在於10月銷售端表現不樂觀疊加疫情拖累。

商品房銷售和待售方面的數據顯示,1~10月份,商品房銷售面積111179萬平方米,同比下降22.3%,其中住宅銷售面積下降25.5%;商品房銷售額108832億元,下降26.1%,其中住宅銷售額下降28.2%。

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方面也不樂觀,1~10月份,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125480億元,同比下降24.7%。其中,國內貸款14786億元,下降26.6%;利用外資62億元,下降13.5%;自籌資金44856億元,下降14.8%;定金及預收款41041億元,下降33.8%;個人按揭貸款20150億元,下降24.5%。

不過,房企到位資金面臨的問題已得到重視。

11月11日,央行和銀保監會發布《關於做好當前金融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工作的通知》(銀髮[2022]254號),政策涵蓋開發貸、債券融資、信託等資管產品融資、併購貸、“保交樓”專項借款等全渠道,並提出“支持開發貸款、信託貸款等存量融資合理展期”,堪稱今年以來對房企支持力度最大的政策。

“多個政策疊加下將改善房企資金壓力,提振企業信心,在‘保交樓’要求下,年底房地產投資或有改善,但全年市場下降幅度或仍較大。”陳文靜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