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開門紅”AB面:大公司前移 中小公司隨波逐流

(原標題:【金融頭條】保險“開門紅”AB面:大公司前移 中小公司隨波逐流)

“保險是不怕一萬,怕什麼”?

“萬一”,在迴應講師的同時,朱瑩筆記本上寫下了定期壽幾個字,這是她成爲保險代理人的第34天。短短一個月的時間裡,她的筆記本里已經寫了二十幾頁,都是各種保險概念。

朱瑩生活在東北某三線城鎮的小鎮上,屋外最高溫度接近零度,但當大家喊起“團結拼搏,勇爭第一”的口號時,她感受到了洋溢的熱情。

北京,石景山某星巴克內,陳宇拿出紙筆,通過塔羅牌占卜結束了與客戶的見面,晚高峰時間來臨,客戶似乎想結束聊天,但當陳宇提起用塔羅牌推測性格運勢時又來了興趣。幾分鐘下來,在通過塔羅牌推測性格和命運時,陳宇也在交流中獲得了客戶更多的信息,家庭關係、興趣愛好。客戶離開後,陳宇在筆記本上客戶做了總結,這也會使得方案更貼近客戶的需求。

時至年底,像朱瑩、陳宇一樣的保險從業者迎來了一年中最爲忙碌的階段——開門紅。開門紅存在於多個行業保險行業亦由來許久。多年以來,通過年底和年初“打雞血”式的營銷,保險行業一季度保費總是能呈現較大的增長。

遇上新冠疫情的2020年是個例外,物理隔離使得社交方式的改變,更是制約了保險公司代理人的展業,2020年上半年保險行業並未能保持以往的增長。疫情的不確定下,開門紅時間正不斷前移,經濟觀察報記者瞭解到中國人壽、中國平安等幾家大公司更是在10月底就啓動了2021年的開門紅計劃

淡化開門紅的聲音也在不斷高漲,媒體、社交、直播平臺上對於開門紅“紅與黑”的討論不斷增加,銀保監會人身險部更是在11月初發文規範人身險公司年度業務平穩發展

一位壽險從業人士表示,由於開門紅銷售慣例由來已久,已經成爲保險公司完成銷售計劃、實現業績增長的重要時點;另一方面,春節期間人員流動密集,消費者經濟寬裕,資金配置需求高,各家公司都不願錯失爭奪客戶、搶佔市場、提升知名度的時機,即使不提“開門紅”,也都會在這一階段發力

然而,在諸多不確定性面前,保險公司的開門紅策略似乎出現了分歧。而後疫情時代,傳統的銷售打法也面臨着挑戰。

不一樣的開門紅

已經年過六十的朱瑩只有初中文憑,在成爲保險代理人後,講師說的很多內容記憶起來略顯吃力,加之上課的同時,還要照顧兩個孫子上學,一個多月下來朱瑩已經瘦了10斤。“雖然跳廣場舞的時間少了,但還是瘦了”,朱瑩打趣道。

幫朱瑩拉開保險行業大門的,是一個遠方表姐,起初朱瑩被告知只要按時聽完40多天的課程,便可以得到一輛電動車,礙於情面,朱瑩開始了“上課”生活。

讓朱瑩沒有想到的是,自己甫一入門就經歷了保險行業的大事情——開門紅。

紅毯、禮服、抽獎、節目表演、大額獎勵,這些朱瑩都沒有經歷過。但在去市裡參加完開門紅啓動會後,朱瑩都經歷了。此前抱着得到電動車就夠了的想法發生了轉變,朱瑩意識到了保險的重要性,更想着可以像舞臺上分享的優秀代理人一樣,拿到大筆的佣金,減輕兒女的負擔,自己的生活也會發生變化。

此前工作於一家日企的陳宇早於朱瑩兩年進入保險行業,但按他的話來講,自己還沒有熬過從事保險最困難的前三年。

陳宇工作於一家合資保險經紀公司,之前工作於一家外企公司,因爲家人有保險行業從業者,陳宇也進入了保險行業,只不過他的選擇是中介公司。

在客戶問及開門紅期間是否有優惠產品是,陳宇並不想給出明確答案。“開門紅”也就是一個銷售噱頭,可能有的公司會放寬覈保條件、有的會贈送一些附加的服務,但產品本質並沒有變,有些產品今年說不賣了,明年換個名字又出現了,在談及開門紅問題時,陳宇如是談及自己的看法。在他看來,保險是一個長期的事情,決策週期也應該是長期的。

朱瑩和陳宇雖然屬於不同性質的公司,但呈現出目前保險市場上面對開門紅不同的狀態。

可以明顯看到,幾家大型保險公司,例如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中國太保、中國平安、華夏人壽等公司均啓動了開門紅,且呈現前移態勢。據瞭解,自9月下旬開始至11月,不少公司開始陸續推出2021開門紅產品。

但也不是所有公司都在高舉大旗宣傳開門紅銷售,不少中小公司面對這一重要銷售時點選擇了低調處理。“甚至有公司直接選擇放棄開門紅”,一位中小保險公司高管透露,這種情況主要是覺得今年無望,考慮到去年的基數和預算,直接不做了。

當開門紅遇上疫情常態

雖然同爲保險行業從業者,身處一線城市,陳宇的客戶更多的是都市白領,雙方談論的問題大多是低利率時代的應對、個人財富的規劃、資產的配置以及養老缺口;而朱瑩則談更多的是保險的作用,面對生活中的風險,獲取更多的收益。

二者客戶羣體不一樣,主力推銷的產品不一樣,但卻在同一時段遇到了相似的煩惱:

幾天培訓下來,朱瑩發現儘管開門紅計劃已經啓動,公司甚至購買了雜糧禮盒、毛巾、鮮魚等禮品讓代理人拓展客戶,但如何在短時間送夠十個人完成掃碼任務並拉來客戶去聽啓動會並不簡單。“年輕人上班沒時間,年紀大的可能購買能力受限,在小鎮上,除了親戚朋友外找到一個能出單客戶並不容易”,朱瑩如是談到自己的煩惱。

而陳宇的難題在於客戶的轉化,雖然通過塔羅牌獲取了客戶的信息,對於當前經濟形勢、養老缺口、甚至利率的走低都有一致的判斷,但客戶認可陳宇的觀點並不代表着就會馬上轉化成購買行動。據陳宇介紹,除了每天的模擬演練、早會外,公司還會提供財經課程。新冠疫情後,消費者的習慣逐漸線上化,陳宇開始在不少直播平臺上做保險知識普及,但一段時間下來發現,諮詢的客戶多,下單購買的少。

這是或許可以看作目前保險行業開門紅所面臨的壓力的一個縮影。

儘管早有啓動,但具體成效如何並不可知,較爲高調的中國平安和中國人壽均表示符合預期。

但在第三方研究機構看來,2021年的開門紅值得期待。

天風證券非銀金融團隊在研報中表示,太保、國壽已於10月開啓開門紅預收;平安10月轉向開門紅預收宣導和客戶儲備,並於11月初啓動開門紅預收;我們判斷新華10-11月的業務重點仍在於收官,10月聚焦增員,增員未在當月轉化爲保費,或將爲後續業務蓄能。展望明年,太保、平安2021年開門紅策略轉向積極,預收時間相較往年提前較多,且理財險吸引力同比提升。當前市場環境有利於儲蓄險銷售(過往實質剛兌的資管產品的收益率和安全性雙降,如信託、銀行理財等),有助於開門紅高增長預期兌現。

中銀證券研報曾對各家產品和策略做出總結——中國人壽繼推出“鑫耀東方”後,持續推出更多樣化、長期期繳產品,如“鑫耀前程”、“鑫享至尊”等開門紅產品;中國平安在11月初推出金瑞人生21和財富金瑞21兩款年金險產品,縮短了繳費期限和保障期限,主打快速返還,且在銷售上不設額度限制;中國太保在國慶期間推出開門紅產品“鑫享事誠”,保障期縮短三年。

據瞭解,新華保險在12月初也推出了2021年開門紅產品——新華“惠金生”年金保險,華夏保險的開門主打產品則是福臨門財富版,代理人稱之爲挪儲產品,三年交費六年給付。

經濟觀察報記者瞭解到,在前兩年淡化之後,中國平安在2020年保費端增長放緩的情況下再度花心思準備了開門紅計劃,且分不同階段,在雙十二之前,以做短快爲主,雙十二之後則更加註重十年期的年金險爲主。

回到2020年上半年,受到疫情的衝擊,社交方式的改變使得保險公司代理人無法按照傳統的展業模式來進行展業,保險行業上半年負債端保費整體比較低迷,同時由於疫情對資本市場帶來的衝擊使得上半年資本市場劇烈震盪,導致保險公司投資收益同比下滑明顯,負債和資產均乏力的背景下,保險板塊整體表現較差。但相比較來說,保費增長表現更爲突出的中國人壽和新華保險的股價表現也更爲喜人。

但站在保險公司角度,情況似乎並沒有這麼樂觀。

有保險高管如是對經濟觀察報記者分析目前市場上的情況:年初完成不錯的,已經早早籌劃明年,而那些表示不提的可以說是無奈之舉:年底衝刺無望,直接放棄,或者深蹲等待明年的衝刺。“2021年即將到來的開門紅,是疫情常態化之後的第一個開門紅,不確定性因素較多。”在剛剛舉辦的開放日上,中國人壽副總裁詹忠曾談及公司的開門紅情況:我們也制定了比較周全的計劃和準備,在產品、客戶資源等在多個方面包括科技支撐、後臺支撐,但是今年要更加勤勉,不斷地加大對市場判斷的頻率,不斷地在市場的劇烈變動中調整策略,因爲不確定性因素確實比較大。

詹忠還稱,可以看到有些公司的開門紅策略比較搖擺,有些公司明確了明年的增長目標,我們會做好規模和價值的統籌,堅持以價值爲核心,切合公司的實際,不做太多的透支,最終追求的是可持續的發展。

“今年就像案板上的魚,努力蹦躂幾下,不過是腦袋上再多挨幾刀敲打,疫情和市場就是案板和刀。”一位中小型保險公司高管如是感慨即將過去的2020年。在他看來,在開門紅銷售季,中小公司基本決定不了市場方向和做法,只能跟隨主流做法。一方面保持一定的作業慣性,讓外勤隊伍有收入,另一方面要籌備開門紅,希望開年有個好的起點,克服今年的疫情影響,步入正軌。

“開門紅”AB面

上述高管還稱,不提開門紅也有銀保監會和各地銀保監局的要求。在採訪中,經濟觀察報記者曾諮詢多家保險公司開門紅策略和計劃,但大多數公司均對此慎言

就在10月底,銀保監會人身險部發布了《關於加強規範管理促進人身保險公司年度業務平穩發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稱,部分人身保險公司結合市場形勢制定了2021年“開門紅”業務發展計劃,提前佈局明年業務發展,爲進一步規範人身保險市場秩序,銀保監會將加強人身險業務規範管理。

例如,《通知》要求保險公司堅持“保險姓保”發展理念,摒棄片面追求規模和業績、以高費用換取短期業務發展的經營思路;從消費者需求出發,突出保險產品的風險保障功能;強化內控,嚴格規範銷售行爲,根據消費者需求和經濟承受能力合理規劃,將合適的產品銷售給適當的客戶……

監管發文要求第一季業務發展能夠平穩,我們對文件的理解是不能通過一些非常規的手段達成高目標。就是因爲監管看到市場上的亂象,纔會發文去規範要求平穩發展”,在談到開門紅問題時,詹忠曾如是表示。

在詹忠看來,不光保險行業有開門紅,其他行業也存在,例如那個“雙11”購物節,作爲一種銷售組織活動,意味着公司和客戶均有需求。

然而,近兩年來,由於監管頻繁降溫,淡化開門紅的聲音越來越多,甚至有公司表示不提開門紅。在不少社交媒體平臺上,更是有不少從業者探討開門紅的弊端,例如存在銷售誤導、短期高費用重規模偏離本源、財務數據失真、法律風險等。

保險業的“開門紅”由平安壽險首先提出,始於20世紀末,興起於2014年。招商證券研報顯示,最初的“開門紅”源於春節之後某些壽險產品將要更新以及費率將有所提高,爲了依靠舊產品較低的費率賣點招攬更多客戶,代理人在1月進行積極炒停。

保險也存在開門紅一年紅,開門黑全年黑的說法,隨之而來的是開門紅期間保費佔比的提高。招商證券研報顯示,2014年隨着年末互聯網平臺“雙11”、“雙12”、“雙旦”等節日的不斷流行,保險公司也藉機對開門紅進行營銷並取得靚麗的成績,每年一月份的保費收入都在全年保費的20%以上,2017年達到頂峰佔比高達32%。2018年開始受到監管政策和行業內部發展轉型的影響,1月保費的佔比略有下滑,但依舊保持在20%以上。“近兩年來,雖然質疑開門紅的聲音增多,但並不代表歲末年初的銷售活動就此停止,開門紅其實是供給端和需求端互相作用的結果。”某大中型壽險公司分支負責人如是對經濟觀察報記者表示。

其邏輯是:一方面,從客戶角度來說,歲末年初是企業發放年終獎和分紅的時間,消費者手中比較寬裕有配置需求,另一方面,就目前來看,對於保險公司來說,代理人仍然是第一生產力,歲末年初往往是總結上年、開展新計劃的時機,一波大範圍的銷售組織活動不但可以完成考覈甚至可以爲下一年業績打下基礎,且往往開門紅一般不受年度預算過多限制,費用申請方便。“也正因爲如此,不難發現,有些保險公司雖然不提開門紅了,但還是會有一些類似於購物節的提法來吸引消費者,搶佔市場。”他說。

(應受訪者要求,朱瑩、陳宇爲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