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邦衆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訪臺,臺北市長柯文哲2日晚間卻於第一時間表示,臺灣不必與中國交惡,應該左右逢源,而不是左右爲難,引發外界批評。被問到要怎麼做到左右逢源?柯文哲4日表示,臺灣主體性、民主自由制度、安全和人民福祉是最重要考量,不用再理會口水戰、耍嘴皮的話。
柯文哲4日下午到麗山高中嘉勉射箭隊光榮凱旋,並且於會後受訪。針對日前稱臺灣應左右逢源被民進黨臺北市長參選人陳時中罵牆頭草,柯文哲迴應,臺灣的主體性、民主自由制度、安全和人民福祉,纔是最重要的考量,特別在這種危機的時刻,怎麼去達到這個目標,還是要去思考的,至於口水戰、耍嘴皮的話,「在這種時刻都不用再去理他啦!」
關於民進黨臺北市長參選人陳時中提「抗中保臺」,且呼籲大家做自己靈魂的主人、做對的事?柯文哲指出,「我們每天都是做自己靈魂的主人。」相信人類的歷史是趨向於光明,理性務實科學,有一個冷靜的思考,總比被意識形態綁架要好。
媒體追問,左右逢源一詞變成民進黨操作議題,是否覺得「抗中保臺」變成唯一神主牌?柯文哲提及,選舉到了總是會比較不正常,選舉過後就會慢慢恢復正常,「越是危機的時候越要冷靜。」以前在臺大當醫生時,他發現他的老師平常也會罵人,但開刀不順時反而很安靜,因爲摔東西也不會止血,越危機時越要冷靜。
另外,被問到會不會覺得裴洛西來臺使臺海局勢升溫,承受代價的變成臺灣?柯文哲強調,很多東西要從頭到尾、完整地思考,做什麼動作都要想到,大學四年級上外科學第一堂課就是「開刀成功會怎樣、失敗會怎樣」,開刀本身風險是多少,邏輯都一樣,「如果事先有溝通,併發症就會少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