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人民醫院“醫院大使”上崗,走到患者身邊提供接地氣的幫助
2022年2月15日元宵節,一大早,在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西直門院區,多了一羣身穿“醫院大使”的白色馬甲人,加入到醫院志願者服務隊伍中。
自年初,新一屆領導班子上任,王俊院長就在全院職工面前立下決心:我們要想人民醫院所想,急人民醫院所急,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
隨後,醫院領導班子召開系列座談會,聽取各領域各層面員工的心聲,並向全院發起“我爲醫院發展做什麼?”大討論。
要讓患者滿意、讓員工滿意、讓社會滿意、讓國家滿意,就需要大家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統一思想、凝聚羣力,真正爲患者提供幫助,讓醫院向更好發展。
當下疫情特殊時期,就診流程常有調整,雖說醫院通過醫院APP、官方微信微博和門診大屏等多途徑加大宣傳,仍有部分患者因來自異地,加之不同的文化背景、不熟醫院環境、不懂就診流程等等導致各種“蒙圈”不理解,而可能出現不滿的情緒。
爲此,以病人爲中心、進一步創建尊重病人、方便病人的人文環境,醫院發出“醫院大使”爲您服務的口號,決定由行政人員組成“醫院大使”,參與到醫院的服務大軍,走到患者身邊提供接地氣的幫助。
“兒科,您從這邊走!”
“請跟我來,我教您打印檢驗報告。”
“您去放射科,請您進去右拐就能看到預約窗口,您排隊後拿單子再去指定的檢查室等待。很快的,您彆着急!”
面對患者各種問題,“醫院大使”都耐心回答,從綜合服務廳、自助掛號機、兒科門診,到門診大廳和門診各樓層,都能找到他們的身影。引導患者掛號、取藥路線,協助患者正確就醫,遇到老年人,就細緻的多囑咐幾句。
“請您這樣排隊,我們保持一米的距離,對大家都安全!”
“請您坐到診椅上耐心等待,不要堵在診室門口。”
看到不符合要求的行爲,就會當面指明,確保就診秩序井然。
“穿上‘醫院大使’白馬甲的那一刻,就感到肩上多了一份責任。自己能幫助到病人,也特別開心。”剛來宣傳中心工作不久的師雨,能近距離的服務病患,有緊張,也有收穫。
“醫院大使”工作完成的最後一環,醫院還設計了“問題上報”渠道,將當天遇到問題及時上報,督促相關部門儘快尋找解決辦法。
通過親歷服務,“醫院大使”們感觸良多。雖說醫院在院區、標識、處方、掛號條、檢查單等多處都做了流程解釋和溫馨提示,但初來乍到的患者還是會因爲環境陌生,難免會出現急躁焦慮、無所適從,出現就診流程中多繞彎子的現象。我們在患者高峰時期參與進來,不僅能緩解醫院志願者的服務壓力,還能讓我們更直接體察到醫院管理、流程存在的問題及隱患,爲下一步改進服務提供幫助。
黨委副書記陳紅松指出:“醫院大使”耐心細緻的引導服務,讓無助的患者得到溫暖的幫助。同時他們作爲醫院流程的“觀察者”,也將進一步規範醫院職工服務行爲,提高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將優質服務滲透在工作中的每一點,每一滴。
採寫: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宣傳中心 鍾豔宇
供圖: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宣傳中心 田競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