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捷血案與破窗填補的問題

吳景欽

北捷阪南線發生隨機瘋狂的砍殺事件,由於行兇者隨機殺人時間僅短短五分鐘,當警察於十多分鐘到來時,已造成多人死傷的慘劇。也讓人質疑捷運警力之不足,致使北捷有陷入破窗情境的危險,而亟待爲修補。

破窗理論,乃基於一個相當顯而易懂道理,即「若建築物窗戶被打破而不立即修補,很快的其他窗戶也會被打破」,而此理論最徹底的實踐者當屬紐約市長朱利安尼。其在擔任聯邦檢察官時,就以訴追黑手黨的幫派大老而聞名,強悍的作風成爲其後來出馬競選紐約市長的本錢。而在一九九三年的市長選舉中,朱利安尼即主打治安議題而順利當選,但在其上任後,並非如一般預期,以掃黑爲治安維護的主軸,而是以取締輕微的違法行爲爲重點,如先清除所有地鐵塗鴉

如此的作法,一開始讓紐約市民難以接受,但事後證明,朱利安尼從清除塗鴉這種小事做起,正是治安變好的重要基石。這主要是因,少數塗鴉若未被清除,不僅引來更多的塗鴉,也表示警察無法顧及於此,而引來更多的不法行爲,致使地鐵出現失序狀態。而一條永遠保持乾淨的地鐵,不僅讓人民感到心安,同時,在嚴格防止塗鴉的政策下,警察必然會加強巡邏且在發現有可疑行爲時,對之爲臨檢。原本只爲取締塗鴉的目的,卻可能因此使得任何的違法行爲被及早發現與制止,而造成一種利益擴散的現象。紐約地鐵,從此再也不是一個令人懼怕的地方

基於相同之理,爲了防止臺北捷運的隨機殺人再次發生,提高見警率,必爲首要任務,只是光加強警力還不足夠,如何防範於未然,更爲當務之急。尤其是如此次殺人事件來說,由於行爲人選擇的對象乃屬隨機,且目的只想快速的解決被害人,以造成震撼的效果,行兇時間極爲短暫,即便加派警察密集巡邏,是否能夠即時反應,卻也是未知數。

也因此,爲了有效防制犯罪,恐亦得在捷運站出入口安裝金屬探測器,並在懷疑有人可能攜帶器械行兇時,對之爲立即搜索。只是在現行警察職權行使法與刑事訴訟法,對於無令狀的臨檢與搜索,都有極爲嚴格的限制下,此種強制力發動,必會引來警察國家的質疑,致陷入治安維持與人權保障間的衝突

強化捷運警力以防止破窗的出現,雖爲主事者爲此次事件必須立即做出的舉措,惟完備的社會心理諮詢救助機關之健全,實才爲防制隨機殺人的治本之道。畢竟,最好的社會政策,纔是最佳的刑事政策。

作者吳景欽,博,真理大學法律系副教授。本文言論代表本報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參與,投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