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下好先手棋”大力支持發展量子科技

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北京量子院”)是由北京市政府牽頭,聯合中國科學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在北京的多家頂級學術單位共同成立的新型研發機構。北京量子院的宗旨是瞄準世界量子物理與量子信息科技前沿和國家在量子信息技術領域戰略需求,創新體制機制,整合北京現有量子物態科學、量子計算、量子通信、量子材料器件、量子精密測量等領域優勢資源,建設量子信息科技綜合性實驗和研發平臺,會聚全球傑出科技人才及其創新團隊,開展重大科技任務攻關,在量子信息科學領域產出一批重大原始創新成果,努力打造成爲協同攻堅、引領發展的國家戰略科技力量

要充分認識當前推動量子科技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北京市爲科學家和青年學者營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以支持建設世界一流新型研發機構爲契機,開展體制機制創新,打破機構之間、學科之間、科學與產業之間的“三堵牆”,由戰略性科技創新領軍人才領銜,採取與國際接軌的治理模式和運行機制,賦予新型研發機構人員聘用、經費使用、運營管理等方面的充分自主權,北京量子院由此誕生。

北京量子院結合北京“全國科技創新中心”的戰略定位,積極承接國家重大任務,實現前瞻性基礎研究、引領性原創成果重大突破。引進、培養和集聚一批量子信息科學領域高水平人才,在量子物態科學、量子通信、量子計算、量子材料與器件、量子精密測量等方面開展科技攻關,打造世界一流研發機構。

北京量子院作爲北京重點佈局成立的新型研發機構,是本市培育戰略科技力量、推進體制機制創新的“試驗田”,與中科院、北大、清華等共建單位一起,推進人才雙聘聯合攻關知識產權共享、聯合培養學生、設備共享等一系列重要舉措,實現了存量資源整合,北京在量子信息領域的整體優勢更加突出,“集團軍”效應初步形成,各類量子人才會聚。

比如,北京量子院首任院長由清華大學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薛其坤擔任。薛其坤院士領導的實驗研究團隊對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的實驗實現進行攻關,2012年年底在磁性拓撲絕緣體薄膜中在世界上首次實驗發現了量子反常霍爾效應,該成果引起國際學術界的巨大反響,並得到了楊振寧先生等知名物理學家的高度評價,並被多個世界頂級研究組重複確認。

北京量子院創新環境優越。正如青年科學家常凱所說,北京量子科技研究的政策環境越來越好:“作爲北京量子院的青年科研人員,我選擇回國加入北京量子院有兩個主要原因:第一,是科研人員最關心的,北京量子院對於青年科學家的科研經費支持力度,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設想去建設世界一流的實驗室,而不必因爲經費問題而做出種種妥協;第二,是北京各級部門對人才細緻入微的關懷和很高的行政效率,各項配套措施保證科研人員在生活上沒有後顧之憂,可以把精力集中到科研工作上。同時,在北京量子院工作帶來強烈的使命感。科研工作是在目標導向下開展,而不是完全純自由發散性的探索,不斷啓發科研人員思考,如何更好地把自己的工作融入量子科技發展的前沿和國家需要中去。”

正是因爲北京“下好先手棋”,北京市在量子信息科學領域從基礎研究、器件研發到產業佈局均處於國內領先地位,北京市的高等院校、中科院、各部委的研究院所和高科技企業擁有最齊全的相關學科和最頂尖的科研隊伍,具有國際一流的實驗條件和完整的產業鏈。

目前,北京量子院已與各共建單位形成了科研的協同創新。超導量子計算團隊已產出自主知識產權的芯片,搭建的測試系統可以滿足50個比特樣品的量子測控,已取得階段性成果。量子計算中衡量測試水平的重要指標兩比特門保真度達99.53%,達到國際一流研究組水平,與Google公司持平;拓撲量子計算研究團隊提出了數年內實現首個拓撲量子比特的技術路線圖,相關成果於2018年發表在《自然通信》上。

產學研協同方面,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已經與清華大學合作,聯合組建團隊,啓動超短超強激光器、量子直接通信兩個產業化項目。其中,量子直接通信龍桂魯教授團隊攻克了量子直接通信的安全容量估計、高損耗信道編碼、量子存儲替代等三項關鍵技術,研製了具有實用價值的樣機。2020年6月,成功完成了樣機的全部設計功能和長時間穩定檢測,有力推動了量子直接通信技術的實用化進程。

同時,北京市支持量子院與骨幹龍頭企業建立產學研合作機制,已經與一家企業建立聯合實驗室,在量子計算方面聯合組建團隊,聯合攻關。下一步,北京市還將支持北京量子院與其他相關大企業合作,培養用戶、健全產業生態,促進科學研究、企業需求和應用場景之間的有效對接。

總之,北京已制定出臺了一系列重要改革舉措,在人才引進、培養、評價、激勵等方面形成政策“組合拳”。北京量子院將用好這些政策,放眼全球,面向未來,擇天下英才而用之,抓好高層次人才及團隊的引進,加強人才儲備,真正將北京量子院打造成爲量子科技領域的國際人才集聚地,力爭在幾年內,在基礎研究和前沿科學研究方面形成一批世界級引領性原創成果的突破。 (作者:許強,系北京市科委主任,北京量子院理事會副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