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早火車站華麗“變身”亞洲最大客站
6月20日,G601次復興號動車組從氣勢恢宏的北京豐臺站駛出,標誌着這座亞洲最大鐵路樞紐客站投入運營,首都北京迎來城市新地標,京津冀協同發展再添新引擎。
1895年,這裡始建北京第一座火車站。如今,經過4年改擴建,127歲的老站煥發新生。
“從地鐵出來,坐上電梯就能直接到高鐵候車室,太方便了!”61歲的何紅建早早起牀來趕這趟首發列車。北京豐臺站是國內首座採用高鐵、普鐵雙層車場重疊設計的特大型車站,形成了“頂層高鐵、地面普鐵、地下地鐵”的綜合立體交通模式。4600多個指引標識、266部電梯、170個智能檢票閘機等設施,方便旅客便捷出行。
這個站站房建築面積約40萬平方米,相當於56個標準足球場,每小時最高可容納1.4萬人同時候車,設有32條到達出發線、32個客運站臺面。通車初期,車站日均開行旅客列車120列。
從“北京最早”到“亞洲最大”,北京豐臺站處處彰顯着新發展理念。
“車站主體鋼結構用鋼量近20萬噸,7萬多條焊縫都有‘身份證’,可追溯查驗……”中國中鐵建工集團北京豐臺站項目部總工程師許慧以數字爲證,“這一超級工程還應用了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前沿科技,樹立了世界智能鐵路客站的新標杆。”
在站內496米長的中央光庭下,陽光傾瀉,通透明亮,旅客們紛紛舉起手機拍照。這座“綠色車站”6萬多平方米的屋頂安裝了光伏發電系統,預計年發電700多萬度;200多個導光管把自然光從高鐵站臺引到候車大廳照明,每年可減少碳排放900餘噸。
從高空俯瞰,呈“中”字造型的北京豐臺站銜接京廣高鐵、京滬鐵路、京九鐵路等多條大通道。“北京豐臺站也在重塑首都乃至京津冀的發展格局。”中國鐵路設計集團有限公司運輸規劃院副總工程師陳波表示,“以這個站爲支點,首都鐵路樞紐綜合服務能力大大提升,將爲建設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羣提供有力支撐。”
從1959年“國慶十大工程”之一的北京站,到20世紀末“亞洲第一大站”北京西站,到2008年“中國高鐵第一站”北京南站,再到新時代鐵路客站集大成之作北京豐臺站……一項項舉世矚目的重大工程,折射出中國鐵路創新發展的鏗鏘步伐。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從交通大國闊步邁向交通強國。鐵路固定資產投資累計超過7萬億元,交通已成爲中國現代化的開路先鋒。”北京大學教授陸地說,北京豐臺站打造的站城融合新模式,將深刻改變中國交通乃至中國經濟的發展面貌。(李蓉、王召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