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榮創新化膿性肝膿瘍治療 病人少住院8天

86歲王先生,因持續發燒以及食慾不振,經腹部超音波檢查,顯示肝臟右葉有6公分的化膿。(照片/北榮提供 魏怡嘉傳真)

過去克雷伯氏肺炎桿菌引起的化膿性肝膿瘍治療,在引流後,多使用傳統乙內醯胺類類抗生素,病人需躺在醫院一個月靜脈注射抗生素,北榮創新使用靜脈注射氟喹諾酮類抗生素,待病患狀況穩定後轉換成口服型抗生素,病人住院天數由平均28天降至20天,大幅減少8天,也因此病患住院超過21天的個案比例更從66.3%明顯降至37.8%,研究成果於2019年美國感染症醫學會年會發表。

北榮感染科主治林邑璁表示,克雷伯氏肺炎桿菌引起的化膿性肝膿瘍是臺灣常見的地方性疾病,這個菌可經由腸道移行至肝臟造成化膿性的病變;病人常因不明原因的發燒就診多次找不出原因,直到接受腹部的影像學檢查纔得到正確的診斷,和許多的細菌感染症一樣,其也會有發燒畏寒以及精神食慾不振的表現,目前也沒有特別的預防方式,需要臨牀醫師的警覺性才能及早診斷。

林邑璁指出,克雷伯氏肺炎桿菌引起的化膿性肝膿瘍患者,必須住院接受靜脈注射抗生素以及肝臟膿瘍的引流來治療,其多使用傳統乙內醯胺類類抗生素,病人需躺在醫院一個月靜脈注射抗生素,北榮根據藥物的藥物動力學及藥效的概念,選擇具有口服利用率高的氟喹諾酮類抗生素,初期使用靜脈注射,病人穩定之後會轉換成口服的劑型,由於靜脈注射抗生素天數由平均27天降至19天,病人也就可以少住院8天,除可減少醫療資源支出外,住院天數減少,病人心理也會較健康。

86歲王先生,因持續發燒以及食慾不振,在診所就診一星期症狀皆未改善,至北榮步檢查,抽血結果顯示有嚴重的細菌感染,進一步腹部超音波檢查顯示肝臟右葉有6公分的化膿性病竈,經過化膿的抽吸以及引流,以及使用氟喹諾酮類抗生素靜脈抗生素的治療,13天后順利出院,並持續在門診使用口服的抗生素治療滿一個月,順利完成整個療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