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攤販精進計劃成效慘! 僅2成攤集場願納管

「臺北市攤販長期精進計劃」即將在2023年底結束,國民黨臺北市議員王欣16日在臺北市議會財政建設部門質詢中指出,到目前爲止,需要納管的38處中,僅8處接受納管,要求市府改進。(示意圖/達志影像)

前臺北市長柯文哲2020年推出「臺北市攤販長期精進計劃」,以「3管5要」原則管理流動攤販,國民黨臺北市議員王欣儀16日指出,該計劃即將在今年年底結束,原本38處需要納管的攤集場,目前僅8處願意被納管,要求市府針對8成未納管的攤集場,提出因應作爲。北市產發局迴應,將持續與溝通、說明,盼能輔導攤商接受納管。

攤販長期精進計劃透過管人、管地、管秩序等「3管」方式,管理長期佔用道路、阻礙交通的攤販,要求攤販符合消防安全、食品衛生、環境清潔、道路暢通及組織健全等「5要」目標,該計劃即將在今年12月底結束。

根據臺北市市場處資料,38處需納管攤集場,僅臨江街日市、濱江市場外攤、民生西路45巷、水源市場外攤、太平市場、艋舺夜市、景美夜市、士林夜市等8處納管中。

王欣儀指出,參與計劃的流動攤販,可以申請攤位改造、美化等補助,且在市府規畫的時間與空間內營業,警方暫不取締,可是至今只有8處願意被納管,績效僅2成,實在慘不忍睹。

她表示,據瞭解,高達8成攤集場不願被納管,是因爲攤商無共識、難以成立自治會,也有攤商擔憂市府介入,會改變原有經營模式,或影響既得利益。

王欣儀認爲,新市府要有新思維,如果攤商無法成立自治會,應思考個別納管可行性,若非得成立組織,市府應輔導攤商成立自治會,儘可能在今年年底前處理完攤商不願納管的問題,也要告訴市民,攤販長期精進計劃結束後,未來會如何處理流動攤販。

產發局表示,會持續與攤商溝通、說明,輔導其接受納管,如果年底前仍未接受納管,將交給相關機關依法取締。攤販長期精進計劃結束後,初步規劃,將請警察局針對未納管攤販的阻礙交通程度取締。

此外,王欣儀提到,38處需納管攤集場在公有道路擺攤,卻有不明人士長期向攤販收取租金,簡直是佔市府便宜,更懷疑其中有不當得利問題,甚至有弊案、圖利之嫌,要求市場處與財政局、政風處、警察局等單位1個月內徹查並研擬相關做法,市場處長陳庭輝允諾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