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Uber併購 熊貓母公司背後算盤?一連串動作見端倪

(圖/財訊提供)

根據《財訊》雙週刊報導,Uber Eats今(14)日宣佈,將以9.5億美元,併購德國餐飲外送集團Delivery Hero旗下foodpanda臺灣事業。事實上,爲了簡化公司營運,提升獲利能力,Delivery Hero早就開始「調整」亞洲業務。

亞洲市場雖大,但競爭極爲激烈,想從中獲利,並非易事。早在2016年,Delivery Hero便撤離中國,接着又在2021年底,退出日本市場。

2023年8月,Delivery Hero執行長奧斯特伯格(Niklas Östberg)表示,Delivery Hero已「稍微撤回」對亞洲市場的投資,更專注於創造獲利。

在亞洲各國紛紛擺脫新冠肺炎疫情、陸續解封之後,foodpanda在東南亞的業績成長,就陷入停滯。

疫情解封衝擊業績 縮減亞太地區團隊規模

2023年9月,Delivery Hero證實,正針對出售部分東南亞foodpanda事業,進行談判,擬將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柬埔寨、緬甸和寮國的foodpanda業務「整包」賣出。據傳,潛在買家是新加坡叫車服務巨頭Grab,交易金額各界說法不一,但大約爲10至11億美元左右。

與此同時,Delivery Hero也藉由裁員,縮減亞太地區foodpanda工作團隊規模。公司方面稱,裁員是爲了「精簡營運」。

2023年底,Delivery Hero釋出關閉位於土耳其和臺灣的科技中心,以及將調整Delivery Hero柏林(Berlin)總部員工人數的消息。

今年2月,Delivery Hero坦言,關於出售部分東南亞foodpanda業務的談判,已經終止;不過,Delivery Hero並未把話說死,強調仍持續評估,能爲股東創造價值的「潛在替代方案」。

臺灣foodpanda業務 比東南亞「整包」更有吸引力

歷經退出中國、日本市場,藉由裁員精簡亞太地區foodpanda工作團隊規模後,2023年,Delivery Hero讓東南亞市場業績達到損益兩平,但爲了實現獲利,Delivery Hero勢必要有進一步行動。

如今,Delivery Hero宣佈,以9.5億美元,將臺灣foodpanda外送業務出售給Uber,顯見在市場上,臺灣foodpanda業務,似乎比東南亞7國「整包」、據傳要價10至11億美元的交易,更具吸引力,成交後,或許能更快讓Delivery Hero創造獲利。

《財訊》雙週刊指出,Delivery Hero上季營收年增21%,來到30億歐元(約32億美元),預計2024會計年度全年營收將成長18%至21%,優於先前預估的15%至17%。

文章來源:《財訊》雙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