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懷孕母蟹變「蟹餅」 墾管處下月首度「蟹安演習」

▲抱卵陸蟹會在夏夜到海邊釋卵,因棲地被道路切割,過馬路面臨遭「路殺」危機。(圖/翻攝自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臉書,下同)

寵物小組綜合報導

每年農曆7到9月的夜晚,是墾丁陸蟹降海繁殖的高峰期,爲了讓陸蟹順利繁殖,免於被汽機車輾斃的威脅墾管處做了約20多次的封路行動,爲的就是希望讓陸蟹平安過馬路,但每年舉辦護蟹措施成效不佳,今年在公路總局配合下,將推動首次的「蟹安演習」措施,希望能有效降低「路殺」發生。

爲了降低懷孕的陸蟹媽媽下海釋卵時遭路殺,墾管處多年來在墾丁香蕉路段嘗試過不少「謝蟹讓道」管制方法,從99年開始,先採取縮減車道500公尺搭配志工宣導,100年將縮減車道範圍擴大到一公里,102年擴大到2公里管制,搭配看到陸蟹過馬路便管制五分鐘,103年後則是每10分鐘同時封閉雙向內線車道120秒,但「封閉道路護蟹」則是史上頭一遭。

▲墾管處過去在臺26線香蕉灣路設「護蟹廊道」,也邀民衆加入護蟹志工行列

交通管制路段現場

目前公路總局及墾管處規劃的8、9月「封路護蟹」,選在晚上6點半至8點半間進行,屆時除了警消救難車輛居民機踏車,墾丁通往鵝鑾鼻的臺26線道39.5公里至41.5公里路段,2個小時內將完全禁止車輛進出。

墾管處保育研究課長馬協羣表示,「大概一共管制了接近20次,那有些陸蟹很順利的自己自由行的方式到達海邊,那檔下來的民衆,對於這樣子的一個友善環境,保護陸蟹活動的作爲,也都相當的讚許。」

▲墾管處在200甲縣道港口村段開挖2個可供陸蟹進出的地下廊道

墾管處表示,抱卵母蟹須在特定時間到海邊釋幼,每隻抱卵母蟹腹甲中約有數十萬顆卵,將卵釋放大海後母蟹即上岸,蟹卵會在海中孵化爲蚤狀幼生,最後成長爲幼蟹再回到陸地上;但到繁殖期,母蟹要穿越馬路到海邊釋卵,卻面臨遭過往車輛輾成「蟹餅」的危險。

▲抱卵毛足圓軸蟹準備釋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