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誰便便蛔蟲多...笑看童年窮苦

蔣勳說起童年滔滔不絕,最有趣的回憶是家家戶戶電視、沒冰箱,更不用說電話汽車冷氣。直到他小學五、六年級時,終於有戶人家買了一臺美國冰箱,特地擺在客廳中央大方邀請鄰居輪流參觀,還歡迎大家剩菜拿去放。

小學時的「蛔蟲藥」事件也讓他難忘。那個年代因爲衛生不好,學校發放蛔蟲藥給學童,並要學生糞便放在火柴盒裡,帶到學校檢查。蔣勳笑說,那時他和同學們拿了蛔蟲藥,就約好到荒郊野外去解便,比賽誰的糞便裡比較多蛔蟲,「還一隻一隻數呢!」

結果有一天,那個家裡有冰箱的孩子在學校生氣地大叫:「誰把糞便火柴盒放到我家冰箱裡?!」從此他們家就斷絕收受鄰居剩菜的服務了。

如今笑看童年窮苦,蔣勳強調,若要爲幸福下定義,「應該不只問今天我們得到什麼,也要問失去什麼?」

就像他記得,幼時常拎着一個杯子媽媽去附近的陳媽媽家「打麻油」,卻從來沒付過錢,至今也不知道怎麼記帳,「我們家是這個社區的新移民,卻能在彼此間得到信任,這樣的鄰里關係現在都找不到了。」

陳文茜則感慨臺灣富裕後,「年輕人不勇敢,老年人怕死,中年人怕自己沒撈到最後一筆錢」,這讓蔣勳少年時期的貧困臺灣更顯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