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室‧報‧告-海外就業統計的由來

主計總處上週公佈海外就業統計,人數近74萬續創新高,逾半數的工作地點仍在大陸,這項統計其實是有些典故的。

自2004年起我每次讀到就業人數家庭調查)與受僱人數(廠商面調查)總覺奇怪,這兩項數字走勢竟出現背離,於是,進一步找家庭面的「受私人僱用」和廠商面的「受僱人數」比一比,這樣兩者定義總算相同了,應該要一致纔是,詎料差得更遠,以2000~2004年而言,家庭面調查的「受私人僱用」增加35萬人,而廠商面調查的「受僱人數」卻減了9萬人,兩者完全背道而馳。

我拿着數字去問主計處四局熟識的官員,很巧,他們也發現了這個現象研判應該是「海外就業」大幅增加,怎麼說呢?廠商面的調查只查國內場所僱用人數,而家庭面的調查則不然,不只企業派赴上海越南者會計入,就連單槍匹馬到海外創業、被外國人僱用者也會計入,這兩個數字出現矛盾正說明,這段期間國內沒創造太多的工作機會,就業人數之所以還穩定成長,全是拜海外就業之賜,這就是結論

但這畢竟是推論,真要證明海外就業增加必須估計,千頭萬緒怎麼估?主計處擬運用民衆入出境資料,估出長期居留海外人數(一年逾90天),再循勞、健保及戶籍等資料推計。我於2005年初與時任主計處第四局局長鹿篤瑾就海外就業問題聊了一下,略知估計進展,同年7月他赴央行演講也談及海外就業約有34萬人,其中29萬人在中國大陸工作。

原以爲海外就業統計不久將發佈,惟後來歷經羅昌南黃吉實、劉天賜三任局長還是持續研究,直到2017年陳憫上任後才首度公佈,其時主計處已變成主計總處,第四局也改爲國勢普查處了。

看過這段歷程可以明白政府處理統計非常謹慎,但也實在太過謹慎了,不知是否因涉及兩岸太過敏感所致,海外就業統計竟歷經14年、五任局長並經輿論長年呼籲,最終才得以問世,其得之不易於此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