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將管教、體罰混爲一談!體罰和虐待孩子帶來的負面影響相同

▲現今新聞上爆出的體罰事件仍層出不窮。(圖/CFP)

(編按:金門今爆發一起安親班老師不當體罰,狠踹小六男童致瘀青的新聞,無獨有偶,北市某實驗國小遭學生家長投訴,指孩子同學霸凌,但老師的處置方式竟是重罰被霸凌的孩子300下「波比跳」,超出孩子體能極限。究竟怎麼樣叫管教?怎麼樣叫體罰?界線在哪裡?一定要體罰才能管教孩子嗎?)

●留佩萱/美國國家認證諮商師,美國賓州州立大學諮商教育博士候選人

小孩、體罰孩子到底對兒童會有什麼影響?美國一份最新的整合分析研究指出,被體罰越嚴重的孩童,有越高的機率反抗父母、以及越高的機率表現出反社會行爲、暴力侵略行爲、心理健康問題、以及認知困難。

美國家庭心理學學術期刊在2016年四月刊出了一篇文章 “Spanking and Child Outcomes: Old Controversies and New Meta-Analyses",這是由美國德州大學奧斯丁分校人類發展與家庭科學學系教授 Elizabeth Gershoff 以及美國密西根大學社工系的教授 Andrew Grogan-Kaylor 兩個人所合作的研究。

在美國,關於家長使用體罰對孩子的後果已經有許多的研究,但卻沒有太多對於這些體罰研究結果的整合分析 ,整合分析研究是指,去搜集各個已發表的體罰研究結果來做統計分析,來看看這麼多的研究結果到底告訴我們什麼。第一個對體罰研究結果做整合分析的是由 Gershoff 在2002年所發表,Gershoff 分析了關於體罰結果的88個研究,發現父母使用體罰雖然會讓孩子短期內「聽話」,但卻有更多長期的負面影響,包括降低了家長與孩子的親密關係、提高的兒童時期的心理健康問題、成年時期的心理健康問題、以及提高孩童的反社會行爲。

而2016年由Gershoff 和 Grogan-Kaylor發表的最新研究,更是詳細分析了過去五十年來對體罰和小孩後果的研究,這些研究的對象包含了超過16萬個孩童。在整合分析了這麼多研究結果之後,Gershoff 和 Grogan-Kaylor做出結論:父母使用體罰對孩子造成許多負面影響,包含:孩童有更高的暴力侵略傾向、有較高的反社會行爲、更多行爲問題、更高的心理健康問題、與父母的關係較差,這些孩子也被發現有較低的認知能力和自尊心,以及在成年後會比較支持使用體罰。在這篇學術文章的結尾處寫到,這個整合分析完全沒有找到一項結果能夠證實體罰對孩童有正面影響,而是分析出體罰會造成高達十三種對孩童的負面影響。

在另外一篇新聞報導中,Gershoff教授說,「這篇研究是分析一般美國人認知中所謂的『體罰』孩子,並不是研究那些『虐待』孩子的後果,」她說,「社會上大家都認爲體罰孩子和肢體虐待是很不一樣的,但是這份研究顯示了體罰孩子造成的負面後果就就和兒童虐待一樣,只是程度稍稍輕微一些而已。」這一項研究的另一位作者Grogan-Kaylor教授也說:「這份研究的結論顯示打小孩增加各種對孩童負面影響的機率,這和父母管教孩子想要達成的目的完全相反。」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數據顯示了全世界約有80%的父母在使用體罰來管教小孩。Gershoff教授強調,目前爲止完全沒有任何研究明確顯示體罰對孩童有正面的影響,所有的研究都是指出打小孩對孩子造成的傷害與長期負面影響。Gershoff教授也提到,這個研究的結果也和最近美國疾病管理預防局提出的一份報告相符合,這份由疾病管理預防局所發表的報告呼籲社會大衆的重視以及立法來降低體罰,以進而降低兒童虐待事件。「我們希望這份研究能夠提供家長資訊,讓家長了解打小孩對孩童造成的長期傷害,並且希望家長能夠學習使用正向以及非處罰方式來管教小孩。」Gershoff教授說。

在臺灣,有一些家長以及教育工作者認爲打孩子是有效的管教方式,但這些研究都告訴我們使用體罰方式不但沒有幫助,反而會造成兒童許多負面的影響──讓孩子產生更高的暴力傾向以及心理健康問題,也讓孩子和家長間的關係變差。許多家長把「管教」和「懲罰」聯想在一起,認爲管教就是懲罰孩子錯誤的行爲,但「管教」的意思其實是指「教導、學習、指導」。藉由孩童每一次犯錯的機會,家長能夠教育孩子──教孩子如何調節自己的情緒而不是用暴力解決問題、教孩子如何用合理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緒而不傷害人、教孩子理解自己的行爲如何對他人造成影響、教孩子如何思考和解決問題──我們想要孩子學會的這些技能,孩子在被體罰時都學不到,因爲他們的大腦一次又一次的被打罵威脅所帶來的恐懼情緒淹沒,而孩童正在發展的大腦前額葉卻完全沒有機會練習如何思考,這樣,要如何成爲一位會思考、能夠解決問題的小孩?

每一年的4月30日是「國際不打小孩日」,邀請家長們一起思考,如何能教育孩子讓孩子從每一次犯錯中學習。而打小孩,絕對不是有效的管教方式。

熱門文章》►一定要原諒傷害我的人嗎?也許你更該和解的人是自己►他們其實不想死,只是需要「對的人」的陪伴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贊!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自留佩萱「ABOUT COUNSELING」部落格。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雲論》提供公民發聲平臺,歡迎能人志士、各方好手投稿,請點此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