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了,銀行“高息”存款

(原標題:別了,銀行高息存款

經濟觀察報 記者 老盈盈 “我們也很驚訝,(存款利率)降的很低。”有城商行業務經理如是談到存款利率定價改革後的變化

6月21日,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優化了存款利率自律上限的確定方式,將原由存款基準利率一定倍數形成的存款利率自律上限,改爲在存款基準利率基礎上加上一定基點確定。

改革以後,記者走訪廣州國有銀行網點發現,銀行1年期以上存款利率大幅下調,市面上利率超過4%的“高息”存款陸續消失,有儲戶表示不理解,銀行客戶經理也表示很無奈,不過三年期的大額存單還較爲受歡迎。

在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管清友看來,存款利率改革後,可壓降銀行存款長端利率,降低負債資金成本,緩解息差壓力光大銀行金融市場分析師周茂華認爲,去年以來,銀行部門爲實體經濟降低信貸融資成本,降費讓利,銀行息差收入明顯收窄,部分銀行盈利壓力上升,因此,有必要通過存款利率改革合理降低銀行存款負債成本,引導銀行進一步爲實體經濟薄弱環節和重點領域讓利。

低息時代真的來了?

“我們一般看客戶的需求,有些會採用貼息的策略,基準利率是沒有變化的,但是上調的空間變小了,體現在掛牌利率中,其中中長期存款利率普遍下滑,尤其國有大行下調的幅度比較大。”一位建行廣州某網點的客戶經理對經濟觀察報記者表示。

記者走訪廣州、深圳銀行網點發現,建行的起點金額爲一萬的定期存款,1年期、2年期和3年期的定期存款產品年化利率從2.1%、2.94%和3.85%分別降到了2%、2.6%和3.25%;最新發行的20萬元起大額存單中,1個月、3個月、6個月以及1年期的產品年化利率分別爲1.69%、1.70%、1.90%和2.10%,暫無2年期和3年期的產品。而30萬元起大額存單中,只有2年期產品發售,2年期大額存單利率從3.15%降到了2.7%。

中行廣州某網點客戶經理告訴記者,他們的定期存款和大額存單的產品利率自2021年6月下旬開始,也出現了調整,中長期存款利率下滑區間也和其它三大行類似,但是目前他們3年期利率爲3.25%的大額存單已經沒有額度了,具體額度發放時間要等通知。

工行深圳某支行業務經理向經濟觀察報記者表示,2021年6月21日,該行三年期、20萬元和30萬起投的大額存單利率從3.9875降到了3.35%,較之前下降了60多個BP,而三年期5萬起定期存款和五年期50元起投產品的年化利率在3.25%,較之前也有所下降。“利率下調之後,買存款產品的的確少了,而且一些儲戶會非常驚訝,會問我們爲什麼會下降這麼多,我們也很無奈,只能告訴儲戶不是隻有我們一家在降,市場上的銀行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上述工行業務經理說道。

相比國有大行,股份行和城商行的大額存單和定期存款利率的下調幅度要小一些。浦發銀行廣州分行某支行的業務人士告訴記者,該行三年期、20萬元的大額存單也下降了近40個BP,年化利率爲3.55%。目前普通定期存款中,兩年期存款利率爲2.85%,三年期存款利率爲3.5%,五年存款利率爲4%。“三年期、20萬元起的大額存單利率爲3.45%,較之前下降了40個BP。”另外一家股份制銀行某支行客戶經理表示,平安銀行、廣發銀行、招商銀行等股份行三年期的大額存單產品也多集中在3.45%-3.55%區間。“我們也很驚訝,降的很低。”寧波銀行深圳分行幾個業務經理這樣迴應經濟觀察報記者,三年期、20萬元起投的大額存單利率爲3.55%,以前都是4%以上,有些轉讓專區的大額存單可能能達到3.9%,不過也要看有沒有人轉讓。記者看到上海銀行有些大額存單產品依然有4%以上的利率,例如該行一款名爲“穩穩盈”的產品,5年期20萬起售的產品年利率達到4.05%,僅限北京成都區域銷售。

在網點走訪中,多數銀行客戶經理表示,存款利率下調之後,三年期的大額存單還較爲受歡迎;保本型的定期存款和大額存單對於上了年紀的老人客戶而言,還是有一定價值的,客戶經理也會告訴儲戶要適應這種低利息時代,現在覺得低,未來可能更低。

此外,也有銀行業務經理向儲戶推薦諸如理財和分紅型保險產品替代存款。“理財產品的利率也在降,而且保本型的理財產品已經陸續下降,但相比存款產品,理財產品年限較短較爲靈活,還有這種分紅型保險產品,投保4年以上年化利率可以達到4.23%,即便提前支取也有1%-3%不等的利率,不像存款提取支取變活期利率。”有銀行業務經理告訴經濟觀察報記者。

存款利率定價機制調整背後

優化存款利率自律早見端倪。2019年8月,央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峰在國務院吹風會上稱,LPR改革後,短期內貸款利率下降也可能會對銀行的息差、盈利有一定的影響。但另一方面,存款基準利率將在未來較長時間內保留,央行也將指導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加強對存款利率的自律管理,維護市場競爭秩序,穩住銀行負債端的成本,爲銀行可持續發展營造有利的條件。

過去,各家銀行的存款利率按照“基準利率×倍數”的方式定價,其中基準利率由央行確定,自2015年10月以來就沒有變過,活期是0.35%,3個月是1.1%,6個月是1.3%,1年期是1.5%,2年期是2.1%,3年期是2.75%;倍數由金融機構在利率自律組織的協調下自主協商確定上限,不同類型金融機構不同產品的上限不同,大行存款利率上限是1.4倍,中小銀行是1.5倍。大額存單,上限更高,大行、股份行和城農商行分別是1.5倍、1.52倍及1.55倍。各金融機構根據攬儲能力,在上限範圍內自行確定倍數,進而明確存款實際執行利率。國有大行的實際執行利率上限通常是基準的1.3倍左右。

而改革之後,存款利率改成“基準利率+基點”定價後,上限的確定方式和之前明顯不同,之前是乘法,現在是做加法,加點上限也是由利率自律機制的核心成員商定,不同類型金融機構不同產品的加點上限也不同。活期存款,四大行加點上限是10BP,其他機構是20BP;定期存款,大行加點上限是50BP,其他機構是75BP;大額存單,大行加點上限是60BP,其他機構是80BP。“‘存款基準利率×倍數’方式過於粗放,由於長期限基準利率較高,在乘以相關倍數情況下,可能導致長期限存款利率定價過高的情況,改爲‘存款基準利率+基點’方式,引導銀行‘精細化’定價,同時提升銀行自主定價自由度與靈活性;同時,監管部門爲避免部分銀行非理性‘高息攬儲’,並考慮各類銀行具體情況,對存款基準利率‘加點’上限進行差異化自律管理。”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分析師周茂華表示。

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管清友認爲,長期來看,存款利率發生大變革,引導存款定價方式與貸款“LPR+基點”定價方式接軌,推動利率市場化。成熟金融市場正常暢通的利率傳導過程是“貨幣政策——政策利率——貨幣市場利率——存款利率——商業銀行整體負債成本——貸款利率”。他表示,但是在中國這一傳導過程並不暢通,由於存款和貸款基準利率的存在,使得第二步之後的傳導全部受阻,已經市場化的貨幣市場利率無法傳統至貸款利率,結果就出現了利率雙軌制,併產生了一系列問題。之前貸款LPR改革直接跳過了第二、三步,通過與LPR掛鉤,直接將貨幣市場利率和貸款利率聯繫起來,修復傳導機制,推動“兩軌並一軌”,提高了貨幣政策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利率雙軌制問題。這次存款定價方式改革,定價結構和貸款利率定價相似,爲後續存款利率和貨幣市場利率、貸款利率有效聯動預留了空間,也是利率市場化的重要一環。

“對於商業銀行,存款利率改革後,可減少槓桿效應,壓降銀行存款長端利率,降低負債端資金成本,緩解息差壓力,利好銀行經營,當然,具體效果還得看銀行的業務結構。在銀行業加速轉型的大環境下,影響會越來越有限。對於實體企業,存款利率定價改革推進利率市場化,暢通利率傳導過程,中長期存款利率下降,帶動實體企業的融資成本會隨之下行。”管清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