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忘了漲電價背後的黑手

令衆人忐忑不安的調漲電價,電價審議委員會即將「掀底牌」。 記者/蘇健忠攝影

當前令衆人忐忑不安的調漲電價,今天電價審議委員會就要「掀底牌」。大家盯着表面的漲幅,卻忘了背後的黑手。銳眼的三三會理事長林伯豐旋即指出,臺電虧損嚴重,主因是錯誤的廢核等能源政策。

英哲亞當.斯密名著《道德情操論》描繪社會中道德運作的原理與方法,也指出市場的道德與社會支持機制;隨後的《國富論》橫空出世洞察市場由「看不見的手」操盤,更具效率。兼具人倫與經濟的先賢遠見,應可幫我們檢視臺電體質。

去年臺電累積虧損近四千億元,近年,政府已挹注四千五百億元,而遭棄若敝屣的核四耗費三千億元還未算入呢!虧空累累早已讓之前共赴國難的小股東們苦不堪言。

不幸的是,政府黑手伸進臺電干預,包括政策指導與任命董座,其內部專業升遷與運作體制亦遭破壞。臺灣缺能源,因此,與時俱進的能源組合策略何在呢?因意識形態反核的綠營不讓核二與核三廠延役,但其發電三百億度電,就每年賺進五百億元以上。核電廠運作四十年後,投資成本已回收,續用幾乎是淨賺。

臺電虧錢很清楚:去年外購電力,每度光電四點八八元、風電六點七元,但核電一點三九元,而平均電價三點一一元,核電填補綠電捅下的窟窿。

其次,諸如變電設施的建設也是黑洞。約卅年前,筆者應邀到高雄說明電力電磁波的健康效應,臺電主管訴苦,以前是致力建設,現在則是泰半心力要應付抗爭。約十年前,筆者到嘉義才知悉,合作廠商要支付鉅額款項給抗爭者。在彰化,鄉長獅子大開口要補助。又如,三十多年前,基隆海洋大學附近的變電所,花了兩億元建造卻因遭抗爭而停擺。本月稍早,在新北特教校內變電箱,遷移費要一千多萬元。多年來不勝枚舉的抗爭,何其浪費。

第三,臺電每年編約卅億的「促進電力開發協助金」敦親睦鄰,立委等民代是這些公關費的善用者,有助於其張羅選票。

以上是明顯的政策問題,值得各界提出對策解決。例如,修法或立法。範例之一的是今年初,法國公佈《能源主權法案》草案,明列增建核電,延續一九七三年石油危機後核電救國的法制。至於社區環境中的變電或高壓電設施,世界衛生組織與美國國家科學院的報告,清楚顯示相關設施不傷人,應受到法規保護,不可拆遷。另外,臺電董座與總座需專業任職而非政治酬庸,讓臺電能夠(幾乎)獨立決策。

大致上,綠營的說辭是臺灣當前電價偏低,調漲是應該的,那就先解決上述問題吧。還有,經濟部王部長先前曾說「非核家園不是神主牌,核電安全才是神主牌」,全民拭目以待其是否口是心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