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新時代新作爲新篇章·迎兩會特稿】

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

——代表委員熱議文化強國建設

光明日報記者 劉江偉

2021年春節,一羣唐朝宮女火了。

她們面若滿月、雲髻輕挽、憨態可掬、顧盼生姿;她們行若輕風,穿梭古今,踏歌起舞,“曳霧綃之輕裾”。舞蹈《唐宮夜宴》一經播出,迅速破圈,很多網友直呼“美醉了”。

文化之水,如此綿延不止,如此溫潤人心。

春節前夕,多國元首錄製視頻,向所有慶祝傳統新年的人們致以美好的祝福。文化的力量,跨越山河阻隔,深深與世界共鳴。

人無精神不立,國無文化不興。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文化,把文化建設擺在更加突出位置。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更是提出,“十四五”期間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

“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程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是重中之重。文化強國建設是現代化強國建設的關鍵所在,也是必由之路,兩者是辯證統一的。”中國出版集團副總經理於殿利委員如是說。

正本清源、守正創新中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新發展

2月21日晚,河南豫劇院院長李樹建代表結束最後一場演出,在快手上發了一個短視頻:“忠孝節義四部曲深圳演出圓滿落幕。”李樹建代表欣慰地嘆了口氣,現場觀衆很熱情,功夫總算沒有白費。

一邊是傳統戲曲,一邊是開放前沿城市,讓豫劇在新時代流行起來,這是李樹建代表此次來深圳演出的深意,“戲曲走進觀衆就生,離開觀衆就亡,戲是演給人看的,沒有人看戲,戲曲慢慢就消失了”。

戲曲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去年10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專門給中國戲曲學院師生回信,對他們傳承發展好戲曲藝術提出殷切期望

李樹建代表聽了回信很振奮。“我們戲曲人一定要牢記囑託,把創作作爲立身之本。”他平時連智能手機都不會用,卻頻頻觸網觸端。“要了解年輕人的需求,適應他們的欣賞習慣。用一些兼具思想性與娛樂性的精彩唱段吸引他們關注戲曲,瞭解戲曲,繼而吸引到線下。”

萬物有所生,而獨知守其根。傳統文化不是遠去的歷史,不是抽象的符號,不是過時的皮囊,是民族前進的原力,是根脈

五千多年來,中華民族之所以屹立不倒、綿延不絕,就在於凝結了獨特的文化追求和精神標識;在歷史沉浮跌宕中之所以愈挫愈勇、不斷髮展,就在於鍛造了與時俱進、革故鼎新的文化共同體

“我多次強調,要堅定文化自信,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總書記念茲在茲,時時惦念着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

近年來,從傳統戲曲到文物保護,從非遺傳承到文史典籍,從傳統村落到年俗節慶,中華傳統文化乘着新時代的春風,在正本清源、守正創新中迎風復甦,恣意綻放。

國家話劇院院長田沁鑫委員最近成了傳統文化代言人。由她擔任藝術總監的《典籍裡的中國》在央視播出後,引發現象級傳播,當晚話題閱讀量就超過4.5億人次。該節目依託典籍來講中國故事,探尋華夏文明絃歌不輟的文化密碼。

節目成爲爆款,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田沁鑫委員分析說:“節目挖掘出了典籍裡蘊含的思想精華,並讓它穿透數千年的歷史時空,與當下觀衆形成精神上的共振。”

中華傳統文化重點在保護,難點在傳承。如何讓收藏在博物館裡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活起來?怎樣以古人之規矩,開今日之生面

“這就需要藝術家在深入傳統文化寶庫、探得‘寶物’的基礎上,以現代人的視角提取精神內涵,同時積極運用新的藝術表現手段和技術手段,讓傳統題材作品既葆有傳統的獨特韻味,又符合現代人的審美趣味。”田沁鑫委員頗有心得。

把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作爲文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爲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文化建設亦如是。

民族的復興,需要強大的物質力量,也需要強大的精神支撐;美好的生活,不只是物質上的滿足,更是精神上的富足。

來自基層的馬慧娟代表話白理不白:“沒有文化,只長莊稼的土地終究是貧瘠的。”

馬慧娟代表是寧夏吳忠市紅寺堡區的村民。紅寺堡區是全國最大的異地單體生態移民扶貧集中安置區,這裡的百姓都是從大山深處搬遷而來的。這幾年,村子富裕了,但文化生活仍然很匱乏,“在村裡想借本書比借錢都難”。她想讓這裡精神脫貧,解心靈之渴。

帶着這樣的心願,馬慧娟代表成立了“泥土書香讀書社”。在這裡,農民可以學習文化知識,還能瞭解政策和法律,在精神上也能有更高追求。在她的推動下,文化清風吹進了田間鄉野。

“文化進步,不是一個人、一個村莊、一個鄉鎮的事情,而是所有人的事情。世上一切事物中,知識是最寶貴的,一切創新成果都離不開讀書學習,這歸根到底要靠我們所有人去實現。”馬慧娟代表呼籲共同爲文化建設接力。

社會主義文化是人民的文化。文化建設歸根到底是爲了人民、服務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文化舞臺的聚光燈,一旦對準了人民,時代和歷史的畫卷就格外生動逼真。

2020年年初,疫情肆虐,大地悲歌。中國文藝工作者化身輕騎兵,通過網絡直播,爲醫護人員和病人送去溫暖和祝福。“方艙醫院直播”,覆蓋武漢13家方艙醫院,成爲抗疫戰場上的一抹暖色。

去年11月,中國作家協會組織“2020中國一日·美好小康——中國作家在行動”,作家帶領觀衆重回脫貧村,體驗當地百姓美好的一天。連續12個小時的直播,獲得了3億多人次的觀看量。

今年春節,當國外電影院仍在疫情迷霧中艱難徘徊時,中國春節檔電影票房卻打破紀錄。或幽默,或懸疑,或溫情,春節檔電影讓“就地過年”的人們少了些許孤單。

心裡有人民,筆下有乾坤;腳下沾泥土,繁花自芬芳。

“以精品奉獻人民,是新時代賦予文藝工作者的職責與使命。職責與使命是精神的燈火,引領文化藝術工作者將一己情感、自我體驗和個人命運,融入當下社會生活的精神、風尚、趣味中,傳達時代力量和人民心聲。”山東師範大學教授李掖平委員說。

堅定文化自信,以中國話語和中國文化彰顯中國價值

當今世界面臨百年之未有大變局格局重構,秩序重建,價值重塑。人類歷史發展的十字路口,中國怎麼走成爲世界關注的焦點。

有國外學者指出,“這個時候,瞭解中國這個偉大文明非常重要,不論是從歷史、文化、商業還是教育的角度,西方人都應該瞭解中國”。

文化是通向世界的使者。只有把中國故事、中國聲音傳播開來,世界才能瞭解中國和平發展的邏輯;只有在文明互鑑中厚植包容共存的理念,人類命運共同體才能行穩致遠。

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爲山委員腦中時常會浮現兩個情景——

馬克思誕辰200週年之際,吳爲山塑造的馬克思雕像被豎在了德國特里爾,當時有150多家媒體去參觀報道;烏拉圭副總統訪問中國時,專門到訪吳爲山的工作室,提出把老子、孔子、李白的雕像立到烏拉圭首都廣場。

中國文化走出去,不只是中國之志,更是世界之需。

“加強文化交流,是消除文化隔閡,消除人與人之間、國與國之間、民族與民族之間不夠了解的一個最好途徑。”吳爲山委員提出,文化交流要做到“一張臉,一顆心,一個魂”——一張臉是指民族國家的文化特徵,一顆心是彼此坦誠真摯溫厚之心,一個魂是共同維護珍愛和平之魂,“通過人文交流面對面、心連心,情相依、脈相連,定能在人類命運的共同海洋裡相互依存、互助前行”。

這兩年,中國文化走出去的步伐鏗鏘有力——

去年12月,“太極拳”和“送王船”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至此我國共有42項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位居世界第一,中國文化驚豔世界。

春節前夕,光明日報社舉辦“四海迎春 天下一家——全球共寫新春聯”活動,收到30多個國家發來的春聯視頻,紛紛向“國家英雄”和有突出貢獻的知識分子送去春聯祝福。

2月2日,吉尼斯世界紀錄官微發文宣佈,中國文化視頻博主李子柒在海外某視頻平臺訂閱量超1410萬,打破了該視頻網站“中文頻道最多訂閱量”紀錄,成爲世界看中國的重要窗口。

背靠強大的祖國,頭頂文化的星辰,中國文化藝術界正向全世界講述中國故事,弘揚中國精神,越來越深入地參與世界文化格局建構。

敦煌研究院副院長蘇伯民代表經常會重溫那個瞬間。2019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敦煌研究院主持召開座談會。他叮囑,要推動敦煌文化研究服務共建“一帶一路”,加強同沿線國家的文化交流,增進民心相通。

這兩年,敦煌研究院積極推動敦煌文化研究服務共建“一帶一路”,跟國外機構開展合作交流,並製作了紀錄片《莫高窟與吳哥窟的對話》,展現“一帶一路”上兩處世界文化遺產的文化底蘊。

蘇伯民代表表示,今天,我們走好新絲路,就是要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就要以更加博大的胸懷,更加廣泛地開展同各國的文化交流,更加積極主動學習借鑑世界一切優秀文明成果。

“文化自信是中華民族之樹巍然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巨大根系,是中國人民迎風搏浪時的定海神針。”中國作協網絡文學中心主任陳崎嶸委員堅信,只要我國文化葆有發展動力、創新活力、融合能力、影響偉力,我們就能戰勝一切風險與挑戰,立於不敗之地。

《光明日報》( 2021年03月02日 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