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犯錯小姐:我只是,不想麻煩別人

不犯錯小姐:我只是,不想麻煩別人。(示意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心理師,你難道不能直接告訴我如何解決我的恐慌嗎?你們沒有SOP嗎?」

「我爲了父母,已經整形到連我自己都不認得了,但爲什麼他們還是不要(愛)我?!」

「我已經好努力了,爲什麼還是不夠?可是我已經累到要崩潰了……」

無愛碎裂暴虐的童年處境或家族不能言說的禁忌,

以無聲的方式凌遲他們一生。他們甩掉弱小無助的童年自己,以不停歇、不喘息的或戰鬥或逃離的方式,面對生命

成就薪水、他人的讚賞與喝采是他們肩上勳章,但他們卻覺得生命蒼白又貧瘠,也總在深夜裡,自我不斷被囓咬與啃噬,甚至罹患各種上癮、恐慌、暴食、憂鬱……

爲什麼他們已經如此努力,拚命讓自己有用、夠好,卻仍無法擺脫空洞人生

慕姿心理師認爲,心理師這份工作猶如擺渡人,對於書上8個彷若站在懸崖邊的個案來說,無論是在工作上只能贏的跨國公司高階主管、婚姻即將垮掉的工程師或在醫院崩潰的住院醫師……慕姿心理師試着接住、陪伴着持續向下墜落的他們。陪着他們,從漠視無感、抗拒防衛、輕蔑自嘲開始,努力地耐心等待、溫柔同理,以及細膩的諮商專業,妥貼地、柔軟地、呵護地回到過往可能遍體鱗傷的生命經歷,而那不過就是一個個睜大雙眼,驚恐又哭泣不停的稚嫩孩子。

精彩書摘

「與其說『害怕輸的感覺』,或是害怕失敗與犯錯;倒不如說,也擔心犯錯或失敗的時候,會麻煩到別人。」

怡琪是一家數位產品公司的高階主管,需要每週檢討數位產品的銷售狀況,並且隨時調整行銷策略與優化產品的內容,讓產品能夠更有競爭力。由於該市場競爭激烈,最近甚至因爲疫情漸漸萎縮,讓怡琪十分焦慮。

「比如說這些產品,只要銷售得不好,或是有人留言,說體驗感受不佳,我都會非常擔心。如果因此需要開會討論這些事情時,我會覺得很丟臉,覺得自己準備不夠完善,不夠認真、不夠努力,纔會讓這種事情發生,真的是太糟糕了!」似乎想起那些經驗,怡琪的臉皺了起來。

「所以我很投入工作的每個細節,腦中時常出現各種模擬、未雨綢繆,一次又一次的檢視,避免有人可以挑出我的錯。」

當然,如此要求自我、追求完美,形塑出認真又負責的性格;高自我要求也反映在能力上,因此很難在工作上不成功。只是,也付出了一些代價。

嚴重焦慮與憂鬱

怡琪發現,隨着工作壓力越來越大,市場的狀況越來越難預測,她出現嚴重焦慮與憂鬱的症狀,整天惴惴不安,永遠都覺得自己有事情沒有考慮到、可能讓事情變糟,一發不可收拾。

另一方面,在和同事間的人際關係上,也出現一些狀況。她發現,自己完全不想與人互動,常擔心別人覺得她「沒有用」、「不配坐在這個位置上」;有時甚至懷疑自己的每一個決定,懷疑「自己是否的確能力不足,纔會一直無法有所突破」?

「『的確』是能力不足?所以你一直很擔心,自己的能力是『不夠』的嗎?」聽到了關鍵字,我忍不住問。

「是吧!所以我纔會那麼努力啊!」她笑了,但眼眶溼了。

「不過,聽你剛剛描述,在這個職位以來,你的各項表現都很好,不是嗎?工作也一直很順利,而且還是同階主管中最年輕的。這些肯定與實際的客觀表現,對你的意義是什麼?」

「這些人可能被我『暫時的表現』給騙了吧!因爲我能力不夠,所以我才需要非常的努力,用來補足那些不夠;有一天,我會被他們看破手腳,發現我根本『德不配位』,能力根本配不上這個職位,大家都會覺得我很假,而且就算我出錯,別人也不見得願意幫我,還會覺得我很麻煩。」

怡琪閃着淚光。「所以我得很努力,得很努力才行。不能出錯,不能有任何一次決策的錯誤,不能沒有成功。」

不得不努力,不停地向前奔跑,像是被什麼追趕着一樣。

想要逃開的,可能是內心那個「認爲自己不夠好」的羞辱感,它總是黏得這麼緊,很難甩開。

所以,我需要再努力一點才行,不能停下來,否則被它追上,我就完蛋了。

完美的「假我」

「你曾經想過,關於那些成功,你能做得到,是因爲你的能力好嗎?」我很好奇,對於這個「暫時的表現」,是否從來都只是造成她焦慮的來源,而沒有給她一點點肯定與鼓勵?

「應該這麼說。我想,我大概是有一定能力可以做到一些事。不過很奇怪的是,每次要重新開始一個任務時,我並沒有因爲之前的成功經驗而安心,反而會覺得,如果我下次做不到了,那怎麼辦?」

「如果下次我做不到這麼好,那怎麼辦?」這句話顯然對怡琪有極大的影響。話中的恐懼,似乎代表着,怡琪不太敢相信自己夠好,能夠維持這樣的表現;也代表着怡琪一直掛念着,別人對她的表現,永遠都有着極高的期待與標準。

而且,別人很容易對她失望;而如果對她失望了,就會發生很恐怖的事。

於是,這種覺得「不能讓人失望」,但又擔心「自己不夠好、會被看破手腳」的壓力,一直壓着怡琪,讓她死命地做好每件事、預測每個細節,希望能夠做到盡善盡美,挑不出毛病

那麼,自己就安全了。既不會被人「發現」、認爲自己能力不夠,也可以不造成別人的麻煩,可以繼續維持自我感覺良好,讓自己繼續維持這個完美的「假我」:

永遠成功、永遠完美,永遠堅不可摧,永遠不會出錯,也不會失敗。

這樣的自己,是好的,是別人期待的;只要做到這件事就好,就會安全了。

否則,讓別人失望的自己,可能會被瞧不起、被嫌棄、被覺得麻煩,甚至被傷害。

對怡琪而言,每天,她忍不住懷疑自己,又「不得不」在意別人的目光、期待與要求,因此整日惶惶不安,就像每天都在接受測驗,測驗「自己夠不夠格在這世界有個位置」;所有的成就與成功,只是對內心焦慮暫時安撫麻醉劑,而非是能夠化成自我肯定,甚至自我價值禮物

於是,越成功,越害怕:越被人期待,越害怕讓人失望。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成爲推動自己進步,卻也是傷害自我價值的關鍵。

因爲,當我們一直都在問:「別人想要我做什麼」,而不是「我自己想要什麼」時,所有因而得到的成就,是給別人的交代,而不是自己的引以爲傲。

所有在意他人的努力,回過頭來在自己身上,反而變成了傷。……(未完)

(本文摘自《過度努力─每個「過度」,都是傷的證明》/寶瓶文化)

作者簡介】

諮商心理師(諮心字第2889號)/心曦心理諮商所負責人。2017誠品暢銷榜冠軍金石堂「十大影響力好書」、博客來年度暢銷TOP2《情緒勒索──那些在伴侶親子職場間,最讓人窒息的相處》作者,而《情緒勒索》一書已售出中國大陸簡體字、韓國、泰國、越南、星馬印尼版權。另着有《關係黑洞》及《他們都說妳「應該」》兩本書。除去心理師/作者身分,私底下也是民謠金屬樂團「Crescent Lament 恆月三途」的主唱,2020年12月推出第三張臺語專輯:《噤夢》。

從傳播到心理諮商、心理師到金屬樂團主唱,不管在哪裡,似乎都是個「非典型」角色,一路上也面臨許多考驗與自我掙扎。因此,周慕姿對自己諮商工作的期待,是希望能幫助人看到自己的選擇「是怎麼被困住」,還有「爲何被困住」;而後,幫助他們看到「自己擁有的能力」與「其他的選擇」。她相信:我們擁有「選擇的自由」,以及,若能以「真實的自己」面對生命,我們就能掙脫無形的束縛,獲得真正的自由。

對她而言,「接納自己,獲得自由」,是人生最重要的事。

周慕姿心理師FB:https://reurl.cc/m7pVl

心曦心理諮商所FB:https://reurl.cc/69G1M

官方網站:http://beasincere.com/

《過度努力─每個「過度」,都是傷的證明》/寶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