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負擔調整「送衛福部研議」!健保會傾向廢停復保、調級距上限

▲健保負擔調整細節。(圖/健保署提供)

記者嚴雲岑臺北報導

衛福部健保會今(25)日討論部分負擔調漲等事宜,上午9時30分開議、下午1時30分散會,4小時會議中,有3.5小時都圍繞在部分負擔,各界代表都提出不同看法,由健保署帶回研議,之後由衛福部長陳時中公告實施。而此次會議中僅達成2項共識,一爲贊同全面廢止旅國人停付保,二爲同意調整健保級距上限至21萬6千元,約有0.26%國人受影響

第二次健保會主要討論5大調整措施,其中部分負擔調整、投保金額上限等2項無需修健保法,僅需衛福部預告修正後公告實施;旅外國人停復保規範政府財務責任則需修改施行細則。但補充保費扣繳結算方式海外所得納入補充保費計算,則需修改健保法,屆時需送立院討論後纔可上路

健保會委員醫療改革基金會董事長劉淑瓊會後受訪時表示,今日會議中每位代表都站在自己角度提出觀點大家都理解健保財務有困難,也明白保險公平性,政府應該把政策分析做清楚,否則如同把民衆提款機,一般人都無法接受。

▲衛福部健保會討論部分負擔調漲等事宜,討論4小時後散會說明結果。(圖/記者嚴雲岑攝)

民間健保監督聯盟發言人滕西華表示,健保署部分負擔長期影響隻字未提,殊不知此次調漲後,約有400萬人每年會增加1000元支出,另有7成民衆每年要多花200元。健保署近年聲稱雲端管理成效卓越,卻要調高民衆檢驗檢查部分負擔,而未考量上升原因精準醫療前提下,醫師越來越依賴檢驗檢查結果。有些甚至是健保規定施作才能領藥

滕西華另提到,隨着高齡社會到來,病人慢性病與併發症也越來越多,需要仰賴常規檢查才能確認療效,「這些處方都是醫師開出來的」,一方面鼓勵軍備競賽、一方面卻要讓民衆承擔軍備競賽結果,要從民衆口袋裡多拿錢實不合理

劉淑瓊表示,健保會從來就沒有決策權,討論很多還要部長覈定,呼籲政府一定要好好傾聽民衆聲音,此次健保署無論是會前準備資料現場口頭報告,委員都沒有辦法滿意,大家都理解健保有財務困難,但健保署先射箭再畫靶的行爲,在醫改會看來,根本把民衆當做提款機,也是在疫情底下大家經濟受到影響無法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