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再重新壘個」 40年未倒...山西古長城療傷「月亮門」 

山西山陰縣廣武長城段「月亮門」。(圖/新華社

本報訊

冬日的山西省山陰縣廣武明長城上風吹得人張不開嘴。工人們三人一羣兩人一夥兒,拄着拐,揹着磚往上爬,額頭上浸出了汗珠。他們正在搶險加固廣武明長城上已經消失的「月亮門」。「用的還是原來長城上的磚,一塊重20斤,而現在的磚只有5斤重,所以一次只能背3塊。」55歲的工人範來鎖說,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附近村民曾拆磚修建房屋,這次他們用的磚就是從老百姓家買回來的。「月亮門」曾被稱爲廣武明長城上最美的建築。它位於10號敵臺上,由於歷史人爲破壞和大自然風雨侵蝕,樓體只剩下一個拱形牆體,高高矗立在山頭,成爲廣武長城的標誌性景觀。然而,2016年10月4日,一場大風致「月亮門」坍塌,一度引起社會廣泛關注。記者現場看到,因爲山高路陡白灰砂子、磚都得工人扛、背到山頂機器運不上去,和灰也靠人工。工人們穿着棉襖,根據各自分工,有的戴着帽子眼鏡,有的戴着手套全副武裝地迎着寒風加固「月亮門」。「從文物角度考慮,只能現狀保護,對剩下一段直立的牆體進行加固,不會再重新壘個月亮門。」山陰縣文物管理所長歐陽田說。歐陽田介紹說,10號敵臺除已坍塌部位外,其臺基北牆、西南角、西北角等部位存在夯土風化砌體局部結構失穩等病害,尤其臺基北面碎磚砌體存在坍塌隱患。因此,山陰縣投資49萬元,採取最小干預原則,對敵臺進行搶險加固。經過緊張施工,目前工程已到尾聲。記者看到,10號敵臺臺基已加固完工,檯面已被清理出來,通過遺址可以清楚看出原來敵樓內部的空間佈局。長城是世界體量規模最大的線性文化遺產總長度超過2.1萬公里,分佈在中國15個省(區、市)的404個縣、區。根據國家文物局發佈的長城資源調查結果,明長城全長8851。8公里,其中6259。6公里的人工牆體,目前保存較好的不足10%,消失的約爲30%。當地負責長城保護的文保員尹成武告訴記者,「月亮門」歷經四十餘年未倒可見當時工程的堅固。近年來附近村民、遊客保護意識都在提高,但地方缺少長城保護的專業機構經費,特別是長城沿線多爲經濟欠發達地區,保護管理力量匱乏。

「長城上有些敵樓急需搶修,如果不修,恐怕就是下一個消失的月亮門。」尹成武呼籲說。(新聞來源:新華社港臺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