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上希特勒後塵 學者:普丁犯下納粹德國「3大錯誤」

歷史教授指出,普丁於入侵烏克蘭時犯下和希特勒相同的3大錯誤,導致目前戰況陷入困境。(圖/美聯社)

美國曆史教授指出,普丁(Vladimir Putin)雖持續以二戰擊敗納粹德國的「偉大衛國戰爭」(Great Patriotic War)凝聚俄羅斯人心,但他自己似乎未在這段歷史中吸取足夠教訓,於入侵烏克蘭時犯下和希特勒(Adolf Hitler)相同的3大錯誤,導致目前戰況陷入困境。

專精俄羅斯與東歐史的紐約州猶蒂卡大學(Utica University)歷史學系副教授德西蒙(Peter T. DeSimone)告訴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雖然近期俄羅斯對烏克蘭的全面入侵,與納粹德國和蘇聯之間的戰爭有諸多不同,包括納粹德國於戰爭一開始取得龐大戰果,以及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並非與時任蘇聯總書記史達林(Joseph Stalin)一樣的獨裁者等,但普丁卻在入侵烏克蘭時,犯下類似希特勒當年攻擊蘇聯時的3項錯誤。

首先,印第安那州聖母大學(University of Notre Dame)軍事史教授強生(Ian Ona Johnson)指出,證據顯示,普丁一開始認爲俄軍能靠特戰部隊和空降部隊快速獲勝,未進行充分的後勤準備,因此在戰事不利、被迫發動大規模傳統攻勢時,部隊很快便陷入糧食、燃料等物資不足的窘境。

希特勒當年也認爲納粹德軍能在東線迅速獲勝,因此未準備好於蘇聯廣闊而地形崎嶇的領土上建立足夠補給線,導致在戰鬥拖延之下,德軍戰車因燃料不足而無法動彈、保暖衣物不足導致25萬官兵凍傷甚至凍死,並一度被迫吃馬、狗和老鼠保命,是其最後遭蘇軍擊潰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二,普丁也和希特勒相同,將自己於戰區的「潛在盟友」一把推開。在二戰中,許多蘇聯民衆痛恨史達林的殘酷統治,本希望被德軍「解放」;但德西蒙指出,納粹德軍的目標並非佔領,而是「滅絕」,在蘇聯領土上暴行不斷,導致無法有效控制佔領區。而烏克蘭和俄羅斯是兩個擁有相近宗教與文化的斯拉夫國家,許多烏克蘭人有親戚住在俄羅斯;但此次戰爭中,普丁於攻勢受阻後對各大城市實施圍攻和砲擊,導致大量平民傷亡,引發烏克蘭人對俄軍「壓倒性的仇恨」。

最後,普丁「論俄羅斯人和烏克蘭人的歷史統一」(On the Historical Unity of Russians and Ukrainians)等爲入侵烏克蘭辯護的文章或發言中,被認爲與希特勒的宣傳手法十分類似;如研究納粹二戰大屠殺的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東歐歷史學家斯奈德(Timothy Snyder)指出,普丁與希特勒類似,正以政治領袖的身分重複闡述重大謊言,並認爲民衆最終會相信他們。包括在澤倫斯基本人就是猶太人且多名親屬於納粹大屠殺中受害之下,仍以「去納粹化」作爲攻打烏克蘭的理由。而這也可能是某些烏克蘭人開始將普丁稱作「新希特勒」(New Hitler)或「普特勒」(Putler)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