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飲食、少動!新研究曝1習慣大增糖尿病風險

一篇最新研究指出,喜歡當夜貓子的人比作息正常的人更容易過不健康的生活,而且較容易得到第二型糖尿病。(示意圖/ Shutterstock )

提及糖尿病,就會讓人想到要注意飲食、運動、控制體重,但一篇最新發表研究指出,喜歡當夜貓子的人比作息正常的人更容易過不健康的生活,而且較容易得到第二型糖尿病。研究認爲,調整生活習慣,特別是睡眠週期,可有效預糖尿病。

腎臟科醫師王介立在其臉書粉專分享一篇最新發表於頂尖醫學雜誌《美國內科學年刊》(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的研究。該研究針對6.3萬多名45~62歲、無癌症、心血管或糖尿病的護士進行長達8年時間的訪談,瞭解其平常作息睡眠習慣與日後得到糖尿病機率的關係。

結果發現,喜歡在晚上活躍的護理師罹患糖尿病的機率增加了72%;而且,這類護理師生活習慣不太健康的機率也增加了54%。但當研究人員考慮到其他生活習慣,例如飲食、運動、酒精、體重、抽菸、睡眠時間後,這個差異變小了。這顯示,除了生理時鐘外,其它生活習慣也是影響糖尿病風險的重要原因。

研究也發現,如果護理師近期沒有上夜班或者上夜班不超過10年,則熬夜與糖尿病之間的關聯更強;但若護士近期有上夜班,則熬夜與糖尿病之間就沒有關聯了。這代表糖尿病風險的重點在於生理時鐘,而非單純的早睡或晚睡這一因子。

王介立表示,這項研究顯示,調整生活習慣,特別是睡眠週期,選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方活方式,明顯有助於預防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