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光電種電全臺第一!七股紅蔥頭也是隱形冠軍 臺南面積逾全臺9成

臺南市七股區紅蔥頭採收進入尾聲,地方將於本月16日在七股區農會辦理產業文化活動。記者謝進盛/攝影

臺南市七股區紅蔥頭採收進入尾聲,地方將於本月16日在七股區農會辦理產業文化活動,希望將在地這項全國「隱形冠軍」農產品,讓更多人知道。七股農會理事長陳福得苦笑說,七股區特殊鹽地地質栽種出的高品質紅蔥頭,「許多人知道七股光電種電面積全臺第一,其實紅蔥頭更是長期隱形冠軍,只是外界不知道。」

七股區濱海,沙洲、潟湖及灘地豐富獨特地形,因位處「風頭水尾」及海風氣候及鹹土壤地質,種植的紅蔥頭香氣濃郁、品質優良,紅蔥頭通常在中秋後栽種,約4個月收成,目前進入尾聲,全臺1300公頃紅蔥頭,南市約1200公頃佔全臺92%。

其中,七股區去年400公頃,今年增加至約480公頃,爲南市最大產區,產地每臺斤價格約在25至30元間,較去年略跌1成。

市府農業局、七股區農會今上午在農會開記者會,爲16日登場的七股紅蔥頭產業文化活動暖身,活動當天將有川劇變臉、小丑魔術等精采表演,還有新鮮紅蔥頭及其加工品展售。參與者可參加趣味競賽剪紅蔥頭,親子DIY紅蔥染手巾,還能嘗試製作紅蔥雪Q餅手作,還提供200份古早味油飯、蝨目魚丸湯供排隊鄉親品嚐,讓大家在玩樂中深入瞭解紅蔥頭產業文化。

農業局農會輔導科長王仁志說,包括碗粿、等不少臺式料理,都需要紅蔥頭,更是許多食物提味的靈魂,七股紅蔥頭產業文化活動前年開始辦理,今年邁入第三年,遊客更能親身體驗在紅蔥田拔蔥和DIY紅蔥頭風味披薩的樂趣,藉由活動逐漸打出知名度。

臺南市七股區紅蔥頭採收進入尾聲,地方將於本月16日在七股區農會辦理產業文化活動。記者謝進盛/攝影

紅蔥頭是碗粿等臺式小吃提味靈魂,七股區居全臺之冠,爲隱形冠軍。記者謝進盛/攝影

臺南市七股區紅蔥頭採收進入尾聲,地方將於本月16日在七股區農會辦理產業文化活動。記者謝進盛/攝影

臺南市七股區紅蔥頭採收進入尾聲,地方將於本月16日在七股區農會辦理產業文化活動,圖爲紅蔥頭系列產品。記者謝進盛/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