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追熱門題材...他研發「烏龜投資法」 找到年賺逾3倍的黑馬

圖文/鏡週刊

42歲離開投信、轉爲專業投資人的何文賢,15年來,因爲年年有股子股孫報到,他從未因離開職場手頭捉襟見肘。「投資沒有不勞而獲的。想形成自己一套投資系統,一定要花時間研究、累積經驗,找到最適合的方法,纔可以慢慢用一輩子來累積財富。」

退休15年來,臺股達人何文賢悟出一套「烏龜投資哲學」,靠着價值型選股的標準買進成長股,每年穩穩獲利15%,連金融海嘯時期也沒打亂佈局,過着無憂的退休生活

最近,何文賢更悟出一個道理,「龜免賽跑,用在投資上也是對的。」他形容,「兔子一路蹦蹦跳跳,烏龜一直慢慢爬,可是烏龜也不管別人,就照着自己的腳步一直前進,最後故事告訴我們,烏龜會贏。股市基本的道理也是如此。」

這套烏龜投資哲學,表現在何文賢的選股理念上。一般來說,價值型投資人會找出公司未來獲利能力相對被低估的好股票,而由於成長股具有成長潛能,往往價格較高,很難切合價值型投資人的要求。

但何文賢卻可以兩者混搭,他總是用價值型嚴苛的股價標準,買到有成長性的股票。「有些成長股沒人理它,因爲沒人去炒作,它就癱在那裡,就看你有沒有去發掘,要不要放比較長的時間去等待。我專門在找這種便宜的業績成長股,反正股價最終一定會反應它的本質啊!」

4年多前,何文賢發現胎壓檢測器龍頭爲升1年賺6元,股價才70多元,公司體質佳、而且產品具有專利和高市佔率,正是他口中低價、但有成長潛力的公司,當時他還和營業員分享,「這檔股票放個2、3年,會漲到200元,再放長一點,會到3、400元。」果然,當車用電子題材發酵時,爲升開始受到外資矚目,1年後大漲到300多元。

何文賢手上約有5~10檔股票,奉行長線佈局,不會去盲目追逐市場題材,且產業設限。例如上海商銀,「我在26、27元買,它淨值30元,賺3塊,每年配1.5元,殖利率也有5%,現在漲到34、35元,我也還沒賣,因爲覺得還不夠高。」

投資資歷達20年的金融從業人員陳冠達就提到,上過何文賢在金融研訓院的投資課之後,「除了能找出低估的好股,更重要是知道股票真正的價值,買了之後,股價盤整時能忍耐、起漲時抱得住。」

更多鏡週刊報導【烏龜投資學】他42歲退休 15年來年賺15%的秘密是...【烏龜投資學】第一代基金經理人親授基金投資術 這一招讓你賺不停【烏龜投資學】投資做好兩件事 金融海嘯照領百萬股息 【烏龜投資學】搞懂5大指標 資產每5年翻1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