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VI列歐盟稅務「黑名單」 勤業衆信籲臺商審慎風險

勤業衆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稅務部會計師林淑怡。(圖/勤業衆信提供)

記者陳依旻/臺北報導

歐盟理事會於2023年2月14日通過有關修訂後的歐盟稅務不合作清單的結論,決定將英屬維京羣島(BVI)等列入「名單」,隨着新年度版本的更新,當前共計有16個國家地區列於該黑名單中,另計有18個國家或地區列於灰名單,勤業衆信呼籲臺商,應密切審視。

勤業衆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稅務部會計師陳建霖指出,實務上臺商與BVI公司關係密切,早年臺商常使用BVI公司作爲國際投資海外理財等操作的境外交易平臺,多年累積的家族財富使得BVI公司在臺商家族傳承架構上佔有關鍵地位,惟隨着BVI公司在2023年度再陷入EU黑名單,將增加其不確定性與可能制裁風險,從臺商企業穩健經營與家族傳承架構角度而言,建議臺商應密切關注其未來動態及可能的修法決策是否繼續使用。

BVI不確定性牽動臺商家族傳承架構。細數過去幾年從經濟實質修正商業公司法及商業修正條例等立法變革,BVI致力於遵守透明度和打擊金融犯罪國際標準,相較於其他境外免稅天堂地區之改革力道,其可算是優等生。

勤業衆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稅務部會計師林淑怡指出,本次OECD審查結果可見當前OECD並未完全承認這些立法進展與變革,導致BVI首次進入黑名單,因前述實務上臺商常以BVI公司作爲第三地區投資中國大陸及其他海外地區而累積相當的財富,併成爲臺籍資產人士的境外理財公司首選之一,且進一步在信託保險、私募基金或創業投資等家族傳承方案上也扮演重要的功能

她指出,未來若BVI遭受歐盟成員國之制裁措施,例如大幅提高支付與該地區款項扣繳稅率支付方亦不能列報費用等、有些國家不接收或支付黑名單地區的相關款項、或近幾年某些金融機構及信託等業者考量內部遵循程序,開始不再接受黑名單上之公司進行開戶或託管等作業,此不確定性與潛在風險,將衝擊臺商家族傳承架構之建立方案選擇。

陳建霖指出,海外第一代臺商過往使用的境外公司架構複雜度隱密性高,且涉及較多歷史包袱,隨着二代接班梯隊逐步成形,隨着全球稅務複雜度增高,法遵意識的覺醒,家族掌門人應儘快評估重組建立家族傳承架構,除考量歐盟新版黑名單及臺灣2023年起實施的CFC等反避稅法令風險,建議及時全面檢視家族的資產配置的項目與地區。

陳建霖表示,透過諮詢稅務、法律與金融機構等專業團隊,同步評估整體家族傳承方案、潛在稅負影響、重組時點安排、資金置放地點與各國家或地區法令申報遵循等影響層面,儘早決策並安排執行,期能將累積多年的家族財富代代穩健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