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COO李旎:尊重創作規律和創作者才能做出好內容

6月4日,在由第九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組委會主辦、嗶哩嗶哩(以下簡稱B站)承辦的“Z世代影視內容創作論壇”上,B站副董事長兼COO李旎表示,B站是一個文化樂園,也是一片內容沃土

李旎認爲,“在這個文化社區裡面,我們有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就是尊重創作規律,對創作者報以尊重。這個尊重創作的基因,可以讓真正好的內容被發現、被賞識、被激勵。不會被功利導向環境、粗製濫造的內容所埋沒。”

B站副董事長兼COO李旎

李旎以國產動畫舉例,像《霧山五行》這樣一部“非典型”的動畫作品,導演耗時五年製作了三集內容,雖然看上去不太符合行業播放規則,但在B站卻得到了用戶的喜歡,實現了“逆襲”。 在李旎看來,在B站,只要有正反饋、正激勵,好的內容都可以被更多人看到,而不是以商業價值流量價值去評判內容的價值。這也是B站內容生態沃土的核心

在演講的最後,李旎表示:“沒有生態就沒有好的內容,希望B站可以和更多的創作者去一起去培育內容的沃土。”

以下爲李旎演講實錄:

我昨天在想,我應該用什麼樣的方式快速地給大家介紹B站是什麼,用什麼樣的方式可以讓行業內的更多前輩加入我們整個創作生態。想了一段時間之後,這張圖是我特意要加上去的,這是一個樂園。從我們2018年在納斯達克上市,到今年3月在香港上市,我們搭建了一個樂園。所有年輕人來了這個樂園之後,他會告訴更多的人這裡很好,他們在這裡“吃喝玩樂住”,這就是B站。

第二張圖我來解釋下B站是什麼。對於內容創作者來說,B站更多的是一個生態系統。在這裡有很肥沃的土地,有水,有氧氣,我們連結所有的創作者、用戶、商業生態等等,讓創作者在循環的生態裡得到更健康的成長。這兩張圖可以比較概括地告訴大家B站是一個樂園,是一片沃土。這也是我今天的主題“內容的沃土”。

先說一下B站是怎麼來的,最開始一羣特別熱愛動畫的同學聚攏在一起,形成了這個社區,他們是社區的服務者,社區的協助管理者。這個社區真正的創建人是我們的用戶。2009年B站就存在了,聽上去這對於互聯網公司來說是特別老的一個年紀,不像一個年輕的公司。但是B站在2014年纔開始公司化運作,很多人會問2014年B站有多少人,在座的各位可以猜一下。答案是30個人。2014年我們纔開始有自己的財務、法務、人力資源,開始運作一家公司。從2009年至今,B站已經是一個成立11年多的公司了,也很感謝在座的各位行業的創作者對我們的支持。

在我們這個樂園裡面,最核心的驅動者是誰?是我們的UP主。每個月有220萬的UP主活躍在我們的社區內,每個月上傳700多萬個視頻。那怎麼形成社區生態的正循環?例如我是一個UP主,我並不很漂亮,也不怎麼愛跳舞,但是我很努力地跳了一個舞蹈上傳到B站。有一個用戶發現我跳舞很努力,給了我一個彈幕,給了一個評論,給了一個反饋,甚至說你跳舞非常好,這種正向的激勵就可以讓很多的愛好者進而去做更多的內容。

目前B站的生態裡已經有7000多個文化圈層,這個生態穿越了時間的週期,超越了內容的長短,滿足了新一代用戶的需求。

在這個文化社區裡面,我們有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就是尊重創作規律,對創作者報以尊重。這個尊重創作的基因,可以讓真正好的內容被發現、被賞識、被激勵。不會被功利導向的環境、粗製濫造的內容所埋沒。怎麼讓好的內容被發現、被賞識、被激勵,是現在所有平臺痛點。假設我沒有名氣,我不是標題黨,我不譁衆取寵,我作爲一個年輕創作者怎麼才能被看到?

在B站,只要有正反饋、正激勵,好的內容都可以被更多人看到,而不是以商業價值、流量價值去評判內容的價值。這一點也是B站這個內容生態沃土裡面最核心的部分,也是我們最堅持的部分。在這個過程裡,我們放棄了很多短期的收益、短期的收入等等,但我們持續堅持到今天。

除了個人創作者以外,我還記得前幾年我在這裡分享的都是動畫片紀錄片,因爲當時B站只致力於動畫片跟紀錄片的發展。至今經過4-5年的努力,B站已經是國產動畫跟紀錄片最大的播放平臺之一,也是最核心的出品方之一。

今天,在這裡我看到了很多導演,有我很熟悉的,有我不熟悉的,或者有我第一次見面的,但是在這裡首先很感謝各位,B站從動畫及紀錄片領域已經走到了綜藝、劇、電影等領域,爲年輕人提供更多更好的作品。2020年,有2.5億人在B站觀看了動畫和影視的內容,往後我們這個數字會更大,我們也將發掘更多年輕人的需求,產出他們喜歡的內容。

首先看幾個案例,《霧山五行》,看上去是一部不太符合行業播放規則的動畫片,導演用了五年的時間做三集動畫片,劇情不完整、畫風極其激進、分集播放等方式也完全突破了一般內容平臺的播放規則。這個作品在原則上很難得到內容平臺的認同,但在B站上得到了用戶的喜歡,是去年的爆品。《霧山五行》在B站實現了逆襲,很多用戶都會認爲這是國產動畫的希望,原因是什麼?是導演對於內容純粹的追求。不侷限於格式,他依然能創作出用戶很喜歡的作品,我相信這個IP也會持續經營下去。

第二個內容是《靈籠》,用戶跟行業開始都不太相信一部科幻題材的國產動畫,從人物、設定、動畫、故事都100%由中國的團隊去完成,但在B站就實現了。這部內容最終以4.2億的播放、9.6的評分獲得了用戶的青睞,激發了這部作品極高的口碑,這部作品也是B站最近出品的優質的頭部內容之一。

動畫片就在這裡分享兩部,剩下的希望大家可以上B站看我們出品的動畫片,相信都能找到你喜歡的畫風。第二個是紀錄片,紀錄片的話都一直被認爲是高年齡階段用戶喜歡的內容,但B站從《人生一串》、《我在故宮修文物》開始就打破了這個認知。在去年,《但是還有書籍》這部紀錄片榮獲了第30屆中國電視金鷹獎,它的主題是閱讀,看上去是很枯燥的題材,但是在B站上是很受年輕人喜歡的一部作品。

所以,動畫片、紀錄片可以有不同的題材,大家認爲“過氣”的題材也可以勾起年輕人對真實世界的追求。

還有一部作品叫《小小少年》,它入圍了27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最佳系列的紀錄片”。這部片子我們把鏡頭對準了05後跟10後,觀察當代農村和城市的青少年是如何追求自己的熱愛的。

還要說說綜藝,很多人告訴我綜藝B站沒機會了,綜藝是一個被耕耘了很長時間的領域,B站這個平臺會特別難做。但我認爲不是,所有大家認知的題材都有可能有新的發現,所有套路化、客套化的方式都可以有更真實的呈現。去年,我們嘗試了《說唱新世代》,說唱這個題材已經被做了5年了,但是我們依然挖掘了真實的選手和舞臺表現,獲得了很好的成績。

這檔節目我們更多的還是記錄所有熱愛音樂的選手,他們舞臺前後的全過程。我們不看選手的名氣,不看他會不會作秀。我們就是記錄這麼一羣年輕人怎麼爲了自己的音樂夢想持續堅持,去年這檔綜藝也在音樂綜藝領域裡獲得了核心關注。

也有人告訴過我,影視劇是一個特別難的市場,我特別敬畏。很多行業的前輩都謙虛地說來B站學習,其實我們纔在學習。每次有人問我B站在影視劇領域怎麼想、怎麼看,我每次的回答只有“不知道”“沒想清楚”。但是去年我們很幸運,當我們看到《風犬少年的天空》預告片段的時候,我們就被這部非典型的劇所吸引,它充滿了青春感,充滿了品質感,這部劇我就不多介紹了,因爲待會兒張一白導演也在現場,可以說一下20年後再重回青春劇領域有怎麼樣的感受。

其實一白老師在最開始沒有跟我們合作之前,一直不清楚彈幕爲什麼要存在,究竟彈幕存在的意義是什麼?經過這次合作,或許他對彈幕、對年輕觀衆有了更多的認知和了解。

尊重創作者和創作規律是B站一直堅持的。在B站我們不侷限於內容的長短,不侷限於內容的品類,只要是優秀的創作者,我們不分長短。PUGV、OGV、直播,我們構建了一個綜合性的視頻平臺,歡迎更多專業領域的創作者可以加入這個生態裡面。

有很多人去問,B站是通過什麼來構建這個生態的?其實就是這一代優秀的年輕觀衆。他們接受過良好的教育,擁有好的審美,物質條件優越,也願意爲優質內容付費,這些年輕人都集中在了B站。他們能爲你們的作品喝彩,也同時願意把你們的作品告訴身邊的所有人,這個叫什麼?口碑傳播、零成本市場傳播,他們都集中在了B站。

所以說,我一直覺得很幸運B站活在了這個年代,也很幸運B站的UP主跟創作者也在這個年代積極地把自己的內容傳遞給大家。有可能,歷史上最幸運的一代創作者都集中在了一起。

但與此同時,在生態上我們不能只說情懷、只說內容好,我們也得爲創作者多去考慮他的商業變現,所以我們在內容體系上搭建了一個完整的商業生態。

比如《靈籠》我們除了動畫以外,它會有劇,有遊戲,有周邊商品。前幾天,《靈籠》單項的一個衆籌項目超過了1600萬,突破了中國動畫周邊衆籌的記錄。包括《人生一串》,除了它在廣告、在付費會員上有很好的收入以外,也開啓了連鎖的線下店。另外像《天官賜福》,我們的動畫片同樣也會從漫畫、周邊、線下店等等去延伸。未來我相信在劇跟綜藝的市場,我們也會有更多的商業形態跟商業模式,讓所有內容創作者在B站可以放心地追求純粹的內容。

我認爲,在B站,創作者、用戶、內容形成了共生的生態。

這兩天,大家都在探討這樣一個問題,創作者做作品的時候都會想流量在哪,我們怎麼做才能夠獲得更多的流量,放棄了對內容的深入思考。市場又會在想,什麼樣的作品數據才值得被投廣告,廣告主跟機構又在流量爲主導的市場下去探討數據是不是虛假,行業在爭論內容長短。我覺得這一切在B站都不這麼重要,核心是創作者在思考內容應該怎麼去做,內容長短並不重要。

而同時,我們的用戶和觀衆會在抱怨內地娛樂是不是有問題,內容是不是存在注水的情況,品質有沒有越來越低劣,這可以看出什麼?觀衆對優質內容的渴求越來越大了、越來越高了。

在這裡我們有一個答案,B站希望給大家提供一個肥沃的生態。沒有生態就沒有好的內容,希望B站可以和更多的創作者去一起去培育內容的沃土,讓更多的年輕人集中在嗶哩嗶哩這個生態上,看到你們更好的作品,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