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錫勳/菅義偉4月訪華府 日美首腦聯合聲明將記載「臺灣海峽」?

蔡錫勳/淡江大學日本政經研究所所長

3月12日至19日,拜登政府精心規劃的亞洲外交行,讓外交、國防兩部會的角色各司其職。

爲了連任首相寶座,菅首相也非常縝密籌劃並配合美方。

此次美國訪日,使得日本難得地站上抗中第一線,展現強化日美同盟來因應中國擴大軍事的決心。

▲防衛省防衛研究所在《東亞戰略概觀2021》點出,中美對峙日益激烈。(圖/路透)

在日美2+2會談前夕3月17日,防衛省防衛研究所發行的《東亞戰略概觀2021》中,第65頁便明文:「中國邁向『新冷戰』」、「和美國的對立越來越激烈」。

臺灣同樣也在關注日美強化安全保障合作動向及未來展望。

釣魚臺。(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包括日本自衛隊和美軍進行的共同訓練、釣魚臺防衛訓練,特別是「臺灣有事」時日美兩國及自衛隊的動向。

這使得菅首相將在4月上半月訪問美國,和拜登總統舉行「首次」日美首腦會談將備受矚目。

北韓議題

3月25日,北韓朝日本海發射兩枚導彈,距離上次2020年3月29日發射飛彈時隔約一年。

這是菅首相及拜登總統上任後首次發射的導彈。菅首相於當天記者會上表示:「從美國、韓國開始,與相關國家展開緊密合作」。

3月26日,日本國會參議院通過令和3年年度預算,總額106兆6,097億日圓,連續9年創下新高。

參議院預算委員會會議開始後的39分52秒,立憲民主黨參議員白真勲質詢北韓發射導彈一事,並表示:「聖火於3月25日自福島縣正式起跑,在這天早上發射飛彈非常失禮」。

菅首相答辯內容則和3月25日的記者會一致,並且重述:「從美國、韓國開始,與相關國家展開緊密合作」。

▲菅首相於參議院預算委員會的答辯。 (圖/翻攝自NHK新聞

菅首相併對4月訪美與拜登總統舉行「首次」日美首腦會談的主要議題的質詢表示:「現在仍無法告知與會議題,但是包含導彈的對北韓政策,希望與拜登總統緊密合作。並在討論的形式之下進行」。

明文「臺灣海峽

臺灣關注4月的日美首腦會談是否會再度提及「臺灣」?

根據3月30日《日本經濟新聞》報導,日美首腦會談的共同文書將明文:「臺灣海峽安定的重要性」。

將「臺灣海峽」寫在日美首腦會談的文書是非常特殊的。

首次四方首腦會議「共同聲明」內容較溫和,未直接提起中國,間接用「國際法」、「航行及上空飛行的自由」用詞暗示中國。

日美2+2會談「共同聲明」則明文表示「臺灣海峽的和平與安全的重要性」。

▲美日16日在東京舉行2+2會談。(圖/路透社

日本防衛大臣岸信夫於會後記者會表示:「日美雙方對於臺灣海峽的和平與安全的重要性一致」。

韓美2+2會談「共同聲明」:「affirmed the importance of ROK-U.S.-Japan trilateral cooperation」(確認韓美日三方合作的重要性)。

依照國家排列順序解釋的話,美國扮演韓國與日本之間的和事佬。

日本首相菅義偉曾於表示,「韓國是重要的鄰國」。(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菅首相於1月18日的施政方針演說表示:「韓國是重要的鄰國,現在兩國的關係非常嚴峻。爲了迴歸健全關係,我國基於一貫立場,強烈要求韓方做出適切對應」。

中國外交部聲稱3月19日會談爲「高層戰略對話」,但是美國不用「高層戰略對話」這詞。

美國國務院用詞是「meeting」,CNN的報導標題是「US-China meeting」。

國務卿林肯於開場白便提及「臺灣」。

▲2021年中美高層對話。(圖/路透社)

美中會議後只有各自對媒體說話,不像與日、韓的2+2會談有「共同聲明」。

日本和其他與中國有經濟關係的國家無可避免地被捲入美中對立。

6月舉行的G7峰會,韓國、澳洲、印度也受邀參加,同時也是韓國加入四方會議的契機。

對中政策兩大支柱——「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

菅首相於去年競選自民黨總裁時對於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日一事,一再回避不願正面迴應。

中國禁止臺灣鳳梨,反而讓日本國民支持臺灣鳳梨。

「rule-based」(基於規則)是3月12日、16日、18日三份「共同聲明」的共同用詞。

「rule-based international order」(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是3月、16日、18日兩份「共同聲明」及19日國務卿布林肯於開場白的共同用詞。

日本從安倍政權以降就強調:「國際規則」。

▲菅義偉將於4月訪美,屆時有望與拜登進行美日首腦會談。(組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這次的「共同聲明」顯示菅首相繼承此路線,因此菅首相的4月訪美應會提及「rule-based international order」(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和「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Free and Open Indo-Pacific,FOIP)」作爲對中政策的兩大支柱。

日本和美國在「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Free and Open Indo-Pacific,FOIP)」上已經不用「戰略(Strategy)一詞,日本強調「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的「實現」。

在日美2+2會談和美中會談,針對中國提起「臺灣」。

臺日戰略對話、臺美日戰略對話是「實現」「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的要件。

如同日本和美國經常共同訓練來強化日美同盟。

臺美日武器系統均屬美規,平日對話、意見交換均能強化武器的運用。

一般人誤解日本對中國貿易賺很多錢,所以在經濟議題上會讓步。事實上,日本對中國貿易一直是赤字。

因此日本對中政策將經濟、外交、安全保障的議題分開對應,沒有挑起貿易戰爭。

訪美之後解散國會

美國總統上任後將日本首相作爲「首次」會面的外國元首相當特殊。「首次」會面對於菅首相加分不少。

任期未滿之前,解散衆議院是首相的「專權事項」。

菅首相於3月26日的記者會,針對解散衆議院,舉行選舉的提問表示:「我不認爲隨時解散都不奇怪。疫情對策、該做的事必須好好地做」。

菅首相今年必須面對9月的自民黨總裁選舉和衆議院選舉。

自民黨的總裁選舉日期是固定的,問題是衆議院的時期。

雖然衆議員們的任期到今年10月,一般而言,首相會尋找最有勝算的時機解散國會,舉行選舉。

菅首相面對國內的兩大課題:

(1)疫情

(2)舉辦東京奧林匹克

東奧聖火傳遞 。(圖/CFP)

菅政府於3月21日解除「緊急事態宣言」之後,確診人數增加,若是處理不當,將面臨「第4波」疫情襲擊。

然而疫情影響預定於7月23日至8月8日舉辦的東京奧林匹克。雖然聖火已於3月25日自福島縣正式起跑。

但是疫情無法在7月前完全控制,國民的疫苗接種也無法全面接種。

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在這次防疫及奧運籌備期間,一直喧賓奪主,讓菅首相相形失色。

▲小池百合子。(圖/CFP)

美中對立是菅首相可以着墨的地方,而且日本的在野黨還是很弱,不會導致政權輪替。自民黨內尚未看到強而有力的競選對手。

因此,菅首相可能將訪美成果視爲首要目標。

解散國會必須「師出有名大義名分)」才能爭取選民的支持。

例如,是否接種疫苗,可以成爲選項。即使「大義名分」的正當性不足,只要能夠打贏選戰就好。

熱門點閱》

► 新冷戰一觸即發?》翁履中/「表面求戰、實則避戰」美中真相說不出口

亓樂義/中共6年內犯臺?歷史往往有驚人相似

► 1.9兆紓困案林建甫/刺激經濟OR股市泡沫?市場資金氾濫 投資需謹慎

► 1.9兆紓困案》單驥/印美元帶動經濟?還是點燃通膨?美國紓困好「刺激」

●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