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訊/百元好股的魔力 它們憑什麼漲了又漲?

文/尚清林郭庭昱

今年以來,臺股面臨內憂外患的衝擊,不論是英國脫歐的影響、美國總統大選川普可能勝出的不確定因素,又或是浩鼎風暴造成生技類股的大跌、兆豐案對金融股的拖累、及羣聯假帳案影響IC設計類股、樂升案帶遊戲股價…,讓臺股始終處於一種躁動不安的情緒中。

在這種環境下,即使今年臺股除息造成加權指數減點3百多點,指數依然站上了9千點,但是,不只是小戶投資無感,就連專業證券自營部門,操盤也毫無頭緒,端不出績效,不少操盤人甚至坦言「根本不知道該投資什麼?」統計顯示,今年以來,各大證券公司的自營部門多處於慘賠狀態,只有統一證券一家賺錢,而唯一的理由,竟然是贏在「佈局臺積電」的決定!

現象一:臺股兩極化高價股殭屍股都愈來愈多

10月25日,臺股收盤市場一片驚呼。這一天,臺積電以193元作收,市值正式突破5兆元大關距離超越英特爾,只剩一步之遙。而「買臺積電」的決定,也讓統一證券自營部的績效,領先羣雄

統一證券副總經理楊凱智的績效市場有目共睹,除了多年拿下自營商績效第一名的頭銜外,也是各媒體紙上投資競賽常勝軍。他在面對今年的臺股市場時特別強調:「今年臺股出現慣性的改變,投資決策時應該要違反過去思考的常理。」

楊凱智指的是臺股當前明顯的兩極化趨勢。據證交所以每年10月28日的數據統計顯示,在號稱史上最無感的9千點行情中,百元以上的高價股竟已多達137家公司,改寫歷史新高,遠高於金融海嘯前2007年臺股強攻萬點時的83家,也比2015年史上第二高的117家紀錄,還要多出20家。

百元高價股一片榮景的同時,今年也是小型股最悽慘的時期,在本土資金逐漸退場成交量逐漸萎縮,每日均量只剩下6百餘億元左右,其中還包括一百多億元的ETF(指數股票型基金),影響所及,日均量在百張以下、成交量急凍的「殭屍企業」也同步創下歷史新高,達四百家之多,竟然佔整體上市家數的1/4。原本,臺股中小型公司成交量相對香港新加坡熱絡,是吸引此類公司來臺上市的一大誘因,但如今,就連「來臺上市」這個決定,也被成交量套牢了…(本文截自財訊515期,詳全文)

相關報導外資大賣臺積電 就是進場好時機

精選30檔長期獲利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