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政府被動迴歸避險

(圖/本報系資料照片)

在蔡總統今年國慶演說中,學者普遍認爲其未再提及臺美關係,也避免刺激中國大陸,同時也對北京遞出橄欖枝,釋出可以對話並求和平穩定的兩岸關係。這論調很明顯指出,現階段臺灣的外交與兩岸策略,從原先「硬抗衡」中國大陸,「被動」轉往較爲溫和也富有彈性的避險策略。而這個轉變透露了幾項重要訊息。

首先,面對美國一連串惠臺友臺的法令與國際挺臺活動,蔡政府認爲情勢對臺大好,遂想趁勢將臺美關係推向更進一步的建交。然而,蔡政府早就清楚,美國到底願不願意建交,臺海發生戰爭華盛頓會不會來救援,答案都是模糊且不確定的。雖然想用進口美豬美牛來做經貿扈從的最後一搏,但從外交部長吳釗燮近期的言論可以看出,臺灣還是被迫回到「戰略退縮」的態勢。

其次,先前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的「新鐵幕」演說,或是最近的「亞洲北約」倡議,似乎沒有得到國際社會,特別是東亞地區的強烈支持。原因不外乎現階段世界各國對利用「意識形態」分化世界體系的冷戰關係沒有多大興趣。冷戰結束後,國際間並沒有兩大陣營相互對抗的局面,這也有助於各國採用務實彈性的避險策略。而中國大陸長期以來在對外關係上則是採取「不結盟」精神,並試圖透過「夥伴關係」來形塑其外交政策。

美國著名政治學者米爾斯海默就曾指出,國家得以採用避險,通常是在大國容忍的情形之下。一旦大國要求選邊,小國便失去兩邊同時討好的不選邊政策。以目前的情勢,美中兩強要求其他國家必須選邊的態度並不是太過明顯。就算川普爲了贏得美國大選不斷打反中牌,進而拋出「亞洲北約」之說,國際社會也對其興趣缺缺。

簡言之,當國際體系缺乏冷戰因素,而各國對在美中之間選邊站也興趣缺缺的同時,避險遂有了市場。但我們要問的是,蔡政府是否心甘情願地迴歸避險,還是因爲大環境與美國「戰略模糊」而被動採用避險,我想後者應該還是主因。而這樣被動迴歸避險是否爲蔡政府所期待的?還是期待未來新任美國總統的加持,而能再次回到「硬抗衡」中國大陸的道路?

然而,無論是主動或被動的採用避險,國際社會的環境與結構因素,是國家領導人與決策者必須面對與克服的先決要件。臺灣人民與政府不能一廂情願地押注美國單方面的作爲,而忽略最根本的關鍵。

(作者爲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