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東鹽井鄉 只剩下婦女和老人堅守古法技藝

流經山谷的瀾滄江

瀾滄江,起源於念青唐古拉山,經雲南景洪市流入老撾、泰國、越南等國(中國境外叫湄公河)。在它長達4900千米的行程中,於西藏東部的芒康段,完整穿越了橫斷山。這是全河段最爲狹窄和陡峻的區域,也是人類難以生存的區域。

鹽井鄉(鹽井納西鄉),便位於這秀美的藏東。它地處橫斷山區瀾滄江東岸芒康縣德欽縣之間,距離縣城107公里。東北與四川巴塘相鄰,南與雲南德欽接壤,西與西藏左貢縣扎玉碧土門孔等相連,是滇藏公路上,從雲南進入西藏的第一站。這裡海撥2400米,是西藏海撥最低的地區之一。但令人驚奇的是,就在這樣狹束的空間裡,人類居然利用洪水沖刷堆積的點滴土地,播種耕耘,繁衍生息,並且鑿井架田,汲取大自然賜予的滷水,背滷曬鹽,延續至今。

站在羣山中俯瞰鹽井鄉,但見瀾滄江峽谷巨斧劈開,相對高差達數千米。雪山之下的山體褚紅,黃色的青稞白色藏房,如拼圖般一塊一塊嵌在褚紅色的山體與河流之間。峽谷的最低處,瀾滄江一路奔涌,絳紅色的江水兩側,分佈着棋盤般的臺地。臺地呈扇形,古老的鹽井,就建在這樣的“扇面”之上。

瀾滄江邊,遠看層層鹽田

“鹽井”鄉因產鹽得名,藏名爲“擦卡洛”。“擦”意爲鹽,就是生產鹽的地方。瀾滄江邊巖縫中,會自然涌出含鹽量極高的滷水,當地人將滷水引入事先搭好的鹽田,經過幾天的風吹日曬,滷水自然蒸發,鹽田上便會結晶出白色的鹽粒

鹽井產鹽的歷史悠久。早在1300多年前西藏部落各佔一方的時候,就有鹽田。傳說在朵康六崗當中,芒康崗是產食鹽的崗,在古代一直名氣很大。格薩爾王和納西王羌巴爭奪鹽井而發生的交戰,名爲“羌嶺之戰”,最後,格薩爾王戰勝了羌巴,佔領了鹽井,活捉了納西王的兒子友拉。到了吐蕃王朝後期,納西王子友拉成了格薩爾王的納西大臣,鹽田也就給了他。如今,藏族納西族在鹽井和諧相處,這裡也是西藏唯一的納西民族鄉。

鹽田

所謂鹽田,是用木杆在陡峭的山坡上搭成上平下空的架子,再在上面鋪上細木,墊上土,鋪上細砂,形成一小塊一小塊的沙地。當地人再把鹽水引入這些鹽田裡,任其滲水。鹽水滲幹,留下的便是鹽了。

清晨,女人們挑着擔子下到江邊的滷水井取出滷水,挑上半山腰,倒在鹽田裡。鹽民在險峻的羊腸小道上揹着木桶而過,穿梭於鹽田間,有的則平整着自家的鹽田。一塊塊平整的鹽田如同鏡面,映照着天空的顏色。她們長年累月地在這條條險峻的小道上勞作,踏着瀾滄江湍急的節奏,沿着祖先的足跡,在江水怒吼的惡劣環境下,無畏地追求着生活。她們的臉上,卻總能找到質樸燦爛的笑容。

有意思的是,儘管同取一江之水,兩岸的鹽田卻涇渭分明地出現紅、白兩色。在西岸的加達藏族村,鹽田是紅色。東岸納西族上、下鹽井村的鹽田卻是白色。因此,鹽井鄉有紅鹽井和白鹽井之分。

紅鹽產量高,價格低。白鹽多在江東高地築田曬得,量少,略貴。這種看似神秘的現象,源於瀾滄江兩岸土質的不同。加達藏族村使用紅土鋪鹽田,而上、下鹽井卻用細沙或白土鋪田。每年的3月至5月是曬鹽的黃金季節,此時不但陽光明媚,掠過河谷的風也非常強勁,很容易出鹽,曬出的鹽,品質也是最好的。此時,正逢瀾滄江兩岸桃花陸續開放,因此這些在“桃花月”裡曬出的鹽也被稱爲“桃花鹽”。

每年的3月至5月是曬鹽的黃金季節

鹽井的產鹽方式是最原始的曬鹽,生產工具也很原始。村民在瀾滄江兩岸上層層疊疊建起幾千塊鹽田,每次灌滿滷水,風吹日曬兩三天就能在每塊鹽田上收穫結晶鹽10來公斤。這是大自然的饋贈,被稱爲“陽光與風的作品”。

女人們在鹽田幸苦勞作

加達村在瀾滄江的西岸,是個幾十戶人家的藏族村落,緊挨着鹽田。在加達村時,我們住在格松江措家,爲的是第二天可以去看格松江措的母親巴桑旺姆和媳婦西央宗做鹽。

巴桑旺姆奶奶今年76歲,做了一輩子的鹽。家裡有二十五塊鹽田,光賣鹽這一項,一年有一兩萬元的收入。奶奶年紀大了,行動不太便利,平時就在鹽田做點力所能及的。媳婦扎西央宗很是能幹,做鹽的體力活主要落在她身上。她今天到滷水井中挑滷水,來回已經走了幾十趟。

央宗告訴我,在鹽井曬鹽的主要是女人。以前沒電的時候,全靠人工從滷水井中取滷水曬鹽。上、下鹽井地勢陡峭,納西女人就用背桶背。加達村這邊地勢平緩些,主要是用水桶挑。

純手工搭建鹽田,用古老方式曬鹽,過程都很繁瑣。每次曬鹽之前,先要往鹽田撒上一層泥土和水,拌成泥漿,將鹽田壓緊拍實,再把鹽水放入這些鹽田裡,任其滲水。鹽水滲幹,經過陽光和風的關照,便結晶成鹽。每天清晨,女人們都要從兩三公里外的村子步行來到江邊,踩着梯子向下深入到洞底幾米甚至十幾米的深處,將滷水背上來,倒進鹽田,一天來回上百趟。千年間,鹽井帶給當地人財富,卻也給當地女人們帶來了無盡的辛勞。直至幾年前,鹽井才架起了電線,終於可以用水泵抽取滷水了,省了很多勞力。

層層疊疊的鹽田相互貫通,就象一座巨大的地下迷宮。鹽田下,可見一根根白色冰柱似的東西,那是鹽柱,滷水滲透鹽田底部結成的鐘乳狀晶鹽。

鹽田下可見一根根白色鹽柱

採滷、背鹽、曬鹽、收鹽的,全是婦女。男人們的任務,則是用騾馬鹽巴裝袋,然後馱運到鹽井小鎮的鹽市上出售,再由鹽販子把鹽巴賣到鄰近的藏區……

瀾滄江河谷深切,兩側都是土質疏鬆的陡壁,泥石流頻發。之所以採用梯田般的壘砌辦法搭建鹽田,是受到峽谷窄束空間的影響。唯有這樣,才能更大限度地在有限空間搭建出最多的鹽田,同時,又能保證每一塊鹽田都能享受陽光和風的關照。鹽井人最怕陰雨連天,日照不足,出鹽極慢且少,還容易出現水患沖毀鹽田。

鹽田滷水風乾成鹽,鹽民用工具輕輕刮取鹽結晶

瀾滄江邊有鹽田3400多塊。因爲採取的是最原始的生產工藝,所以產量並不太大,所有的鹽田加在一起,一年的總產量也不過幾十萬公斤。目前,全鄉約有60戶以製鹽爲生的鹽農,另有200餘戶半鹽半農。但鹽的銷路比較廣,除銷往西藏昌都的貢覺縣、察雅縣、左貢縣、八宿縣、芒康縣、林芝的察隅縣外,還被運到四川的巴塘縣理塘縣、康定縣,雲南的德欽縣、香格裡拉縣、維西縣等地。

歷史上,鹽井是吐蕃通往南詔的要道,也是滇茶運往西藏的必經之路。要知道,滇藏線的茶馬古道同時也是一條運鹽古道,從前,這裡集聚着很多來自雲南德欽、芒康、昌都、四川巴塘等地的馬幫羣,交易各種物資,主要有藏族的鹽、羊毛、羊皮、絨毛、青稞等東西和漢族帶來的茶葉、哈達、瓷碗、布匹、紅糖、白砂糖、粉絲、大米等。

鹽民沿着茶馬古道,用騾馬將鹽運往山外

這種商貿交流,帶來的不僅僅是傳統技藝,更引入了外來的文化。鹽井天主堂便是文化交匯的結果。它是西藏地區唯一的天主教堂,由法國傳教士鄧得亮神父於1865年創建。建築是西方建築與藏族建築藝術的罕見結合,內部具有哥特式高大拱頂的特徵,雄偉神聖,兩側牆上,則掛着用唐卡繪製的聖經故事,建築外型則呈梯形,是藏族民居的常見式樣,只有外牆正中的大十字架提醒着人們這是一所教堂。鹽井鄉居民有80%信仰天主教,其餘的信仰佛教。

鹽井天主教堂

得知我們要離開鹽井去往下一站,格松江措到鹽田採了些鹽塊送給我們這些遠道而來的客人。隨着時間的推移,製鹽已經不是這裡唯一的經濟來源了——村子裡還種植了大片的青稞。我們紀念性地買了幾袋紅鹽和白鹽後,離開了這裡。白鹽10元錢一袋,紅鹽5元錢一袋。白鹽可以直接食用,紅鹽只能醃製食品,或者作爲中醫的熱敷用。

格松江措去鹽田裡採了鹽塊,送給遠道而來的客人

鹽井鄉出產的鹽畢竟不是精製食鹽,在市場上的售價較低,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已經不再從事這種艱苦而收入不高的職業,改去外地打工。如今從事這項工作的大多是婦女和老人。這種古老的生產文化和製鹽技藝,很有可能漸漸離我們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