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俊漢》李登輝的雙重人格

總統李登輝(左)、前總統蔣經國(右)。

前總統李登輝先生以98高齡溘然長逝。消息傳來,朝野的反應顯然是正反兩極,各有不同情懷。最引起爭議的是有關他的人格特質。有的人充滿着不捨,認爲他已報效提拔他的蔣經國先生,促進臺灣水利與農業的發展,完成二重疏洪道德基水庫以及翡翠水庫興建計劃,對北部地區免於缺水之苦他貢獻了心力

但不少的人則不齒1999年他提出的「兩國論」是一種對經國先生的背叛,埋下了今日兩岸關係陷於膠着,臺灣2300萬人面臨生存發展的進退失據,國際空間受到壓縮,甚至恐懼有一天兩岸會走上兵戎相見的種子。他們對李登輝充滿着另一種義憤填膺而怒不可遏的心情

在過去70年的歷史長河中,李登輝對臺灣人來說真是愛恨兩種情,相互交集,又彼此激盪,李登輝究竟是什麼樣的一個人物,歷史又如何來給他作見證?人們都愛說「蓋棺論定」,顯然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雖然我們可以從各種不同的角度來評量李登輝,但有一點卻是社會頗爲耿耿於懷的,那便是李登輝爲何對提拔他的經國先生表示了截然不同的面貌。顯然我們該從他的心路歷程來看他的人格特質發展,這樣對了解李登輝面目雖不全中卻也不遠也。

毋庸置疑地,李登輝是蔣經國深思熟慮的接班人。根據當時總統府秘書長張祖詒先生追隨經國先生左右16年的體認與瞭解,接班人是經過「不斷的觀察、試煉、考覈,並且在不同的層次,不斷的再觀察、再試煉、再考覈。」經國先生對李登輝的評語是「以政治開明之作風實事求是,注重效率,並能作前瞻性策畫,使各項建設皆有成果」。

最令經國先生感到滿意的是,李登輝在省議會質詢時有關「臺灣獨立」問題的回答。李明確表示:「中國歷史沒有拋棄臺灣,臺灣怎能脫離中國大陸」,這種鮮明而堅強的國家民族意識與認同,對經國先生而言,才能放心讓他領導中華民國。如今,我們看中美尖銳對峙,臺灣成了美國的棋子,而有被無情炮火毀滅的危機,真是情何以堪

不幸的是,李登輝在做了中華民國的總統之後,他的一言一行與經國先生的期許大相逕庭,特別是提出兩岸間「特殊的國與國關係」。所謂的「兩國論」完全背離了經國先生的殷切期望,今日國民黨分崩離析,他卻成了民進黨臺獨論的堅定支持者。事實上他背棄了中華民國,對李登輝人格特質的變異,是可忍,孰不可忍!

1999年7月9日下午,李登輝在接受德國之聲總裁Dieter Weirich訪問有關「宣佈臺灣獨立」可行性時,李登輝回答:「中華民國從1912年建立以來,一直都是主權獨立的國家,又在1991年的修憲後,兩岸關係定位在特殊的國與國關係,所以並沒有再宣佈臺灣獨立的必要。」並明白地表示了中國主權不及於臺灣、臺灣主權也不及於中國。但是,在歷史上臺灣所稱的「中華民國」是1912年1月在南京成立的,與1949年在臺灣的中華民國是不對等的,今仍延用中華民國名稱所以加上「特殊」一詞。它是「特殊的國與國關係」。李登輝這種言論如果經國先生泉下有知,想必會無限震撼與傷心

顯然李登輝具有心理學上「雙重人格」的取向。這就是說,他在決策上,可以做出與「自己的記憶、行爲、偏好」完全對立的人格。這種人格特質也可以多重的,就如同他有日本皇民心態,道出釣魚臺是日本的領土。社會上批評李登輝的人認爲他是「背信忘義」,對提拔他的經國先生「欺騙」而人格破產。也許用這種解釋最爲妥當。

我們也可以用義大利學者馬基維利(Machiavelli, 1469~1527年)的「君王論」(The Prince)來觀察。馬基維利的基本命題是「君王應該不擇手段來達成他的目的」。爲了穩定政權,他必須保持完美的名聲;在私底下,他必須用許多本質上是「邪惡」的政治手段來達到他的目的。照這樣來說,李登輝對經國先生做的各種假象行爲都是手段,達到臺灣獨立纔是他真正的目的。

(作者爲中國文化大學政治系特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