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逼辭聯電董座 張忠謀與曹興誠30年後一握泯恩仇

聯電榮譽董事長曹興誠(右一)上臺致詞前,先與臺積創辦人張忠謀(右二)握手致意,張忠謀也立即起身回禮。(莊旻靜攝)

竹科四十週年國際論壇,臺積電創辦人張忠謀、聯電榮譽董事長曹興誠15日同臺領獎,成爲全場焦點。2人所執掌的臺灣晶圓雙雄爲臺灣晶圓代工產業強勁實力的後盾,外界對於2家半導體大廠曾經掌門人的恩怨情仇也格外關注。

曹興誠事後受訪表示,兩人之間沒有心結,是媒體作文章,會邀約張董聚聚,並稱贊臺積電發展至今天規模,非常不容易,他很佩服。

1974年,由時任行政院秘書長費驊經濟部長孫運璿交通部長玉樹政府高級官員與美國無線電公司(RCA)研究主任潘文淵討論臺灣經濟如何從出口導向型轉型,最終決定,藉由政府的主導來發展積體電路產業,於工研院成立「電子工業研究發展中心」,後來成爲工研院電子所,就此發展積體電路技術,並派員海外培訓人才。

隨着良率大幅提升,加上示範工廠擴張產能資金愈發提高,工研院身爲研究機構,準備開啓的第二期積體電路研究計劃,與其發生排擠效應,因此選擇將示範工廠切割出去,並在1980年成立聯華電子(聯電)。

至於工研院電子所的「超大型積體電路計劃」,時任行政院長俞國華希望民間持股能達到51%,但臺灣企業家信心缺缺,募資不順之下選擇與外資合作,最後在行政院開發基金投資 48.3%、荷蘭飛利浦公司投資 27.5%、臺灣民間投資24.2%之下,1987年臺積電成立。

聯電成立之初,時任工研院院長的方賢齊擔任董事長,華泰電子創辦人杜俊元擔任總經理,原工研院電子所副所長曹興誠則是擔任副總經理,並於1982年升任總座。1985年,張忠謀來臺並接任中研院院長及聯電董事長,但隨着1987年臺積電成立,張忠謀擔任2家公司董事長。

直至1991年,曹興誠與其他聯電董事以「競業迴避」爲由,聯合要求張忠謀辭去聯電董座,也因此事,市場認爲是2人競爭關係的開端。

聯電一開始走垂直整合模式(IDM),包括上游的IC設計、下游的IC封測公司,讓晶圓代工的產能利用率能維持在一定程度。但營運要兼顧所有面向,這與專做晶圓代工的臺積電出現明顯差異。1995 年,聯電開始轉型爲純晶代工廠,開始臺積電競爭,並與各家IC設計廠合作成立晶圓代工廠,隨後逐步拆分內部成立的IC 設計公司,避免客戶擔憂競爭關係,但隨着臺積電早年專注在晶圓代工業務,加上依靠自身研發製程取得先機,讓市場認爲臺積電更是晶圓代工方面的王者

據《科技新報報導,從臺積電今日規模、營運等層面來看,臺積電身爲晶圓代工龍頭當之無愧,但當年聯電成立時就開始發展晶圓代工,張忠謀是來臺灣並在臺積電成立後纔開始執行,曹興誠認爲他是採用晶圓代工模式的第一人。不過,從張忠謀的自傳以及事後敘述來看,他在德州儀器時期就萌生相關概念,來到臺積電只是實踐這個想法。

但隨着臺積電與聯電分別在2003年臺積電發展出0.13 微米銅製程、28奈米制程之戰,聯電也在2018年宣佈放棄12 奈米以下先進製程研發,目前就只有臺積電、三星電子以及英特爾還有辦法進入先進製程,聯電則是專注在特殊製程研發,並站穩12奈米以上製程。

曹興誠宣佈退休後,逐漸淡出臺灣半導體產業,但仍不時在報章雜誌分享自己對整個半導體看法。張忠謀一度在2005年交棒現任聯發科執行長、時任臺積電執行長的蔡力行,但隨着2008年金融危機到來,張忠謀重執兵符整頓臺積電發展40奈米、28奈米制程,直到2018年才交棒給現任董事長劉德音、總裁魏哲家,創立雙首長制度,2人也在張忠謀退休後面對電腦中毒、光阻劑異常事件,但隨着先進製程佈局完善,2人帶領之下的臺積電股價與張忠謀退休時相比,上漲超過1倍,技術上持續拉開與競爭對手的差距,以及與客戶密切合作加強業務關係。

晶圓雙雄也在如今成爲支撐臺灣半導體發展的重要支柱,臺積電今年7月底受到英特爾宣佈延遲7奈米制程研發,股價直接衝破400元關卡,迎來臺股權值王少見的漲停亮燈,截至15日收盤,臺積電股價來到504元,日前收盤高點甚至來到524元,市值站在13.07兆元。聯電則是在美國商務部宣佈制裁大陸晶圓代工龍頭中芯國際,迎來轉單效應以及大陸經濟強勁復甦後的半導體龐大需求,股價從7月初的17元區間,一路上漲至日前收盤高點50.9元,創下18年來新高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