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多次訪臺 美前亞太助卿出任白宮印太事務協調官

亞太助卿貝爾將出任白宮新設的「印太事務協調官職位主責亞洲事務。(圖爲亞洲示意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美國總統當選人拜登團隊今天證實,前亞太助卿康貝爾將出任白宮新設的「印太事務協調官」職位,主責亞洲事務。駐美代表蕭美琴表示,康貝爾遠見與實務經驗兼具,期待未來與他合作

美國總統當選人拜登(Joe Biden)過渡團隊今天透過電子郵件向記者證實,國務院前亞太助卿康貝爾(Kurt Campbell)將出任白宮國安會「印太事務協調官」(Coordinator for the Indo-Pacific)一職。

這個是拜登團隊新設的職位,先前普遍被媒體稱爲「亞洲事務主管」(Asia tsar)。由於出任這個職位的人士將處理對中國關係直屬長官爲準國安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在美中關係跌落谷底之際,格外受到外界關注。

與康貝爾有多年交情的駐美代表蕭美琴今天透過推特(Twitter),恭喜康貝爾將出任這項職務。她說:「康貝爾在亞洲享譽盛名,備受尊敬,他同時具備戰略遠見與實務經驗,我期待未來與他合作共事。」

現年63歲的康貝爾曾在前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任內擔任國務院亞太助卿,負責區域廣泛,囊括臺灣、中國、日本、南北韓等多國。他也被視爲歐巴馬時代「重返亞洲」(Pivot to Asia)政策背後的功臣之一。

在這之前,康貝爾曾在前總統柯林頓(Bill Clinton)時期擔任國防部亞太副助理部長,相當熟稔亞洲事務。

康貝爾在中國問題上屬相對強硬的民主黨人士。2019年他曾與蘇利文共同在「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撰文表示,美國正經歷冷戰結束以來最重要的外交政策重思,華府人士逐漸形成共識,認爲與中國交往的時代已經過去。

文章指出,許多政策制定者分析家正確摒棄過去40年來,美國對中國外交與經濟交往策略當中「較樂觀的假設」。美方以爲可以爲中國政治體制、經濟與外交政策帶來根本改變,就是一項基本錯誤;但文章提醒,也不該以爲競爭就能成功讓北京轉變。

康貝爾去年10月出席倫敦智庫「政策交流」(Policy Exchange)活動時也曾明指,中國未來將持續是美國戰略競爭對手;美中真正競爭領域並非在軍事,而是人工智慧(AI)、5G、機器人研發等先進科技領域

面對臺灣,康貝爾態度友善。康貝爾過去至少6次訪臺,與總統蔡英文、前總統馬英九陳水扁都曾親自見過面;2013年初康貝爾卸任亞太助卿一職後,馬英九曾於當年10月在總統府當面頒贈他「特種大綬景星勳章」,感謝他爲美臺關係發展所做的貢獻

康貝爾本月8日以視訊方式出席遠景基金會「2020臺美三邊印太安全對話座談會時,也強調不瞭解臺灣戰略重要性的時代已經過去,美國兩大黨都有許多人認知到與臺灣維持強健夥伴關係的深刻戰略重要性與利益。(編輯楊昭彥)110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