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炎裕專欄-汽車產業環境因素孕育出霸主特斯拉

汽車產業曾經是全球經濟重要的火車頭,甚至在1980年代艾科卡重振克萊斯勒汽車是教科書的成功經典,後來豐田的JIT制度更是生產管理圭臬協力廠就是負責庫存管理,大廠有需要時才叫貨,因爲「庫存是邪惡的」。

美歐韓日傳產汽車生產規模龐大,這種政經勢力龐大的製造業特性是決策反應速度慢、開不完的分析與決策會議,傳統生產沉重包袱而且科技成分太低,美國新總統拜登高調說聯邦政府要全面採買電動車,無助於底特律工人改善失業狀況,實際影響大家把預期的紓困金投入股市買了特斯拉股票。

今年的車用晶片缺貨更是反映汽車產業的「恐龍症」,2020年第一季疫情爆發,所有車廠都積極砍掉零組件訂單,去年下半年臺積電曾示警可能有缺貨風險,但汽車廠普遍認爲「需要時再叫貨,因爲我是大買家」,但實際上車用IC僅佔臺積電營業額個位數

車用IC大缺貨,和泰車、裕日車、福特汽車均表示車用IC缺貨可能導致新車供給出問題,過完年新車將漲價,以價制量?而且供需失衡使得議價空間縮小。

去年臺灣車市銷量創下15年新高,但今年景氣展望雖然優於去年,和泰車卻表示,車用IC缺貨問題農曆年前勉強過關,但全球車廠供應都很緊,缺車情況難免。和泰車在手訂單仍無法完全交車。其實,歐美大車廠更已經出現停工狀況。

汽車外觀改變有限但內部的電子設備增加程度成長快速,有人分析未來汽車成本一半以上是電子設備,例如倒車這件事,以前都是駕駛人的直覺與累積經驗,後來是倒車雷達、影像輔助、然後是自動停車程式,這些電子設備的目的是操控安全、誇耀效果、越先進的車就離開車的本質越多。

一大部分的原因是汽車產業的進入障礙很高,蘋果喊了Apple Car多年都還在找切入點,但汽車硬體技術演進到一定程度後,安全程度差距有限、誇張的馬力變成超跑的基因,而「科技成分」變成所有車廠的競爭優勢武器,整個產業發展很像現代版木馬屠城,或許幾年內,國際汽車大廠的CEO將由科技業巨擘出任。

27日美股盤後特斯拉公佈上季財報,上季營收爲107.4億美元,高於市場預期的104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46%;EPS爲80美分則低於市場預期1.03美元,股價下跌。

特斯拉第四季總交車數18萬667輛,2020年總交車數爲49萬9,550輛,總產量爲50萬9,737輛。勉強算成穆斯克的交車數50萬輛諾言。市場普遍認爲2021年疫情逐漸趨緩、電動車新車出籠、降價刺激需求暴增、產能持續擴大等因素,2021年特斯拉交車數勢必大幅成長,不過穆斯克不願再被美國證管會鎖定,所以沒有誇口2021年交車數目標。雖然短線特斯拉股價需要整理,但這場電動車天王山之戰在去年9月特斯拉電池日(Battery Day)上就已經預告了結局。

穆斯克稱電池日是「特斯拉史上令人激動的一天」,特斯拉發表了一系列新電池技術,將讓電池成本下降56%,穆斯克稱特斯拉有信心在2022年推出售價25,000美元的電動車。

特斯拉認爲該次專門針對電池技術的發表會,比發表任何一款新車都要重要。特斯拉正式發表了無極耳電芯,通過雷射技術將傳統電池凸起的極耳結構去掉,導電塗層直接與電池端蓋接觸縮小電流移動距離並降低內阻,這款電池能量密度提升5倍。無極耳電極中的導電塗層與電池端蓋有效接觸面積達100%使得散熱能力提升,也解決電池過大容易導致的發熱問題。

電池工藝變革也讓特斯拉對整車結構進行調整,電池直接集成到底盤框架後代表着可裝更多電池,續航力大幅提升甚至可能突破1,000公里。車尾採用一體鑄造工藝節省生產流程和生產時間,讓每臺車減少成本40%,減少零組件79個。

當天穆斯克定義特斯拉公司:「特斯拉既是一家軟體公司,也是一家硬體公司,可以把我們的車看作是輪子上的筆電。」今年「輪子上的手機Apple Car」也蓄勢待發,未來的車子外型可能都會長得像天竺鼠車車

若從產業競爭的角度看,特斯拉前幾年爭議頗大,頗有小蝦米對抗大鯨魚氣魄與高風險,不過電池日特斯拉的成長遠景,基本上已經啓動了傳統車廠的末日時鐘,簡單來說,前幾年特斯拉是高檔成功人士買車炫耀用途,現在50歲以下的人買車,特斯拉是主要選項之一,再過三年,特斯拉可能是30歲以下的人買車的二個選項之一:買特斯拉電動車?還是其他品牌電動車?

至於特斯拉股價狂飆被視爲今年主要泡沫之一,僅次於比特幣;這應該是金融市場投資評價的問題,對應近日的美國鄉民正義GameStop史詩級軋空,特斯拉還算有基本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