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燒舖滿滿!臺中7/1新開「淡麗系拉麪」連3天特惠100元起

圖、文/柚香魚子醬的蹦蹦跳跳

相信臺中許多喜愛拉麪朋友們,對向上路的面屋零都不陌生。老闆道地的日本人,來自東池袋名店大勝軒拉麪,爲已故「拉麪之神」山岸一雄的徒弟。繼廣受網友好評的面屋零之後,今年七月在中美街推出以雞淡麗系拉麪爲主打特色的全新店面,讓人能夠嘗試不同拉麪湯底的風味

店門口就能看到老闆與山岸一雄先生的合照,其實雞淡麗系是來自於日文的發音,指以雞骨作爲基底,小火慢煮出來的清澈湯頭,與我們常見的雞白湯的濃厚風味有所不同。雖然看似清淡,但卻有獨特的甘美韻味,特別適合夏日享用。

日式木質的店面外觀室內空間,橫樑懸掛數盞燈籠,加上橘黃暖光的照映,充滿了溫暖柔軟的和諧感。

整體用餐空間十分寬敞舒適,各式木造方桌長桌座落,不論是家庭聚餐、下班餐敘都很合適。

店內角落陳設各款特色擺飾,像是華麗的藝伎舞扇、京都清水寺的圖樣意象、鹿兒島白波燒酒等等,不經意地流露出日式風情。

戶外同樣也有用餐區域,微涼的時候不妨可以在這裡享用拉麪,別有不同氛圍。

這裡主打淡麗系拉麪,由於風味較爲清淡,適合搭配細面口感;但相信也有不少臺灣人習慣享用豚骨風味的湯頭,以豚骨與雞骨同時熬煮的濃厚系湯頭也因此應運而生,搭配細面或粗麪的口感都不錯,叉燒種類皆可加價更換。

雞零叉燒面$250元,是雞淡麗系拉麪獨有的招牌品項,湯頭有鹽味醬油可供選擇,當天我們點的是鹽味湯頭。滿滿整圈雞肉叉燒肉片讓人完全看不到拉麪!搭配蔥絲筍乾、豆芽與糖心蛋,豪邁澎湃的份量,幾乎讓兩個女生分食都沒問題!

鹽味的湯頭喝來清爽,經過整整一天的熬煮後,雞骨的甜味精華完全釋放在湯頭裡,相較於豚骨湯頭的醇厚,雞淡麗系的湯頭是比較溫潤的,淡雅溫潤的風味十分討喜。

雞肉叉燒口感非常軟嫩,雞肉本身的清香與青蔥搭配的恰到好處,建議淋上湯頭後享用,湯頭的淡雅使得雞肉風味更有層次。

店內淡麗系湯頭搭配的麪條都是細面,因爲湯頭風味比較清淡的緣故,相較於粗麪,細面更容易吸附湯頭的精華。面體雖然不若粗麪來得Q彈,但與湯頭融合後的口感相當清爽滑順

濃厚叉燒面$280元,湯頭的選擇有醬油與味噌兩種,這次我們享用的是醬油風味的湯頭。一次就能吃到雞肉與豬肉叉燒,搭配蔥絲、筍乾、海苔與溏心蛋,整體的份量同樣非常大方。

湯頭的味道甘醇,以豬骨與雞骨一同熬製兩天後,除了豬骨的醇厚風味,尾韻還會帶些微甜,喝起來更加順口。湯頭裡還另外加入了蔥油,湯頭的鮮味甜度顯得更加明顯。

店內的叉燒也是老闆自己親自制作,厚實的豬肉叉燒咬起來特別有飽嘴感,肥肉與瘦肉的比例剛好,使讓叉燒的油脂與水分保持得不錯,口感不會幹澀;調味鹹香入味,卻不覺得死鹹。

如果想要享用濃厚系列的拉麪,不妨可以試試粗麪!粗麪的筋性適中,口感Q彈有勁,吸飽湯汁後的味道十分醇厚。

野菜二郎蒜香拉麪$250元,選用的食材特別豐富,除了豬肉與雞肉叉燒,另外包含了蔥絲、筍乾、糖心蛋,以及高麗菜豆芽菜兩種蔬菜。蒜香的調味特別迷人,在上桌之前遠遠就能聞到濃烈的香氣

醬油風味的湯頭,另外還加入蒜頭蒜泥與蒜粉一同熬煮,上桌前還會在表面撒上些許碎蒜,讓甘醇的湯頭增添一股蒜香的辛甜與刺激,但同時也會讓調味變得更加重一些。口味比較清淡的朋友,可以請老闆加入適量的雞骨高湯調整鹹度

相較於單純雞淡麗系的湯頭,我們更喜歡筍乾在這款湯頭的表現,筍乾的甜味與豚骨、雞骨的甘醇,以及蒜頭的辛香營造出十分和諧飽滿的風味。

雞肉叉燒與豬肉叉燒增添了蒜香香氣,前者的清香雖然顯得比較不明顯,但後者的味道反而更有層次!

溏心蛋同樣也是由店家自制,從煮蛋到調味都是老闆一手包辦!滑口的蛋黃與鹹甜的風味很不錯~

除了以雞骨爲湯底基底拉麪之外,這裡也有推出以雞肉去做變化的特色小菜,像是日式料理當中經常出現的雞塊,以及清爽的棒棒雞沙拉

炸雞塊$100元,與一般我們常吃到的唐揚雞塊雖然外觀頗爲相似,但是口感卻有着些微的不同。

醃製過的雞肉不再另外裹粉,口感較唐揚雞來得爲酥脆,更能吃到雞肉肉質的鮮甜與多汁!

棒棒雞沙拉$100元,建議上桌後直接享用,最能吃到雞胸肉本身含有的水份;老闆以自制的醬料浸泡雞胸肉,帶點特殊的鹽味,除了能夠軟化肉質,也完全吃不到雞肉的腥味。

另以新鮮蔬果佐適量的和風醬美乃滋,使得原本純粹的雞肉原味,更增添了清新滑潤的口感層次,特別開胃。

雞淡麗系拉麪打破以往拉麪的濃膩印象,淡麗鮮美的雞湯湯頭,沒有厚重的口感,喝得到清爽後韻,在夏日很適合享用!七月開幕還有限定的特價優惠活動,不妨把握機會來嚐鮮看看吧!

開幕優惠活動:07/01至07/03,淡麗系拉麪特價100元、濃厚醬油拉麪特價150元,每日17時起開賣,售完爲止!

雞淡麗系拉麪Torizero營業時間:11:30~14:30,17:30~21:00(週四公休)電話:04-23260210地址:臺中市西區中美街396號

柚香魚子醬的蹦蹦跳跳  部落格 粉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