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乳房腫大 36歲新手媽媽餵母乳卡關「我比不上奶瓶」

林小姐(左)兒子目前10個半月大,她成功克服餵奶不順,現仍持續喂母奶。(曹婷婷攝)

林小姐(左三)獻花感謝奇美醫學中心「產後哺乳特別門診」團隊協助。(曹婷婷攝)

截至今年11月底,全臺新生兒出生數僅12.6萬人,創歷史新低。奇美醫學中心指出,寶寶生得少,哺餵母乳是寶寶出生第1劑預防針,據統計產後初期約8成媽媽哺餵母乳,但哺乳過程因乳房硬塊,乳腺不通,產後「奶關」重重。36歲林小姐產後親喂迄已10個月,但初期遇小孩含乳不順、乳頭破皮,造成右乳腫脹比左乳大2個罩杯,經醫護專業團隊治療,才順利哺餵母乳。

「我覺得自己比不上一隻奶瓶!」在南科藥廠工作的林小姐說,產前就決定喂母奶,但餵奶卻很不順,擠乳量少,且右乳腫脹程度還比通乳前更嚴重,直到去奇美醫學中心「產後哺乳特別門診」求診,發現右乳暈周圍多處乳房膿瘍,醫師給予抗生素及消炎、消腫藥物並安排膿瘍抽吸排膿,建議冰敷並避免過度擠壓右乳,維持左乳親喂和擠乳,經治療,乳房外觀已回覆正常。

婦女保健中心主任洪雅說,門診常遇新手媽媽產後餵奶難關重重,也造成部分媽媽放棄餵母乳,另也有媽媽尋找坊間泌乳師、通乳師處理,但良莠不齊,門診發現不少乳腺炎或乳房膿瘍多接受過這類服務,反而使得乳房問題惡化。

洪雅珊說,在母嬰親善醫院生產後,醫護人員會教導和協助產婦親喂及擠奶技巧,但多數產婦住院天數僅3至5天,導致部分媽媽出院尚未經歷脹奶變化,回家後1、2周,哺乳問題纔出現,統計過去7年在婦產科門診處理哺乳期相關個案超過600人次,乳房膿瘍超過上百人次。

她說,就診原因以乳房硬塊居多,約佔6成,其次是乳頭小白點和乳房腫脹,另適合接受乳腺疏通的物理治療近4成,也反映乳房問題不是都適合疏通處理。

洪雅珊不諱言,因具有正規哺乳專業訓練的醫療人員並不普遍,有哺乳困境的媽媽常被忽略,國外研究指出,受專業訓練的輕柔乳房按摩和淋巴疏通對乳房疼痛和塞奶可能有幫助,也可視情況搭配治療性超音波輔助治療,臺灣目前也有哺乳專業訓練的物理治療師。

她說,現在都鼓勵產後就親喂,讓新生兒與媽媽都能趕快熟悉含乳、哺餵,奇美醫學中心產後哺乳特別門診醫師與復健部物理治療師組成專業團隊,提供適合物理治療的個案接受專屬個人化乳腺疏通治療及學習居家筋膜放鬆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