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能爆滿交付延遲 全球“缺芯”恐持續一至兩年

(原標題:產能爆滿交付延遲 全球缺芯”恐持續一至兩年)

全球芯片短缺的狀況已經從汽車行業蔓延到智能手機和其他電子設備,業內預計,這可能導致產品交付延遲情況持續一至兩年。

大衆汽車已經表示,由於半導體供應鏈緊張的問題將持續,大衆將調整中國北美歐洲工廠生產

上週末,松下、雅馬哈等電子產品製造商警告說,它們面臨着一些芯片短缺的問題,這正在使一些音頻設備和攝像電子產品的生產放緩。

缺芯問題短期難以解決

第一財經記者從來自深圳的採購商方面瞭解到,整個電子行業都一直在面臨零件短缺的問題,比如在智能耳機關鍵的微電子控制器部件方面供貨出現延遲。

來自日本電子元件供應鏈方面的消息也稱,WiFi和藍牙芯片已經開始出現嚴重的短缺,預計延遲交付將超過10周。

包括半導體封裝在內的產業鏈產能也都已經滿負荷。一位接近長電科技方面的人士向第一財經記者透露:“包括六層封裝基板等在內的產品產能都已經爆滿了,交貨週期出現大幅延遲,如果不是大客戶交貨期已經排到2023年。正常的交貨時間是6周。”長電科技是中高端基板材料供應商,主要用於CPU、SOC等處理器芯片。

分析師業內人士稱,需求的激增使得亞洲8英寸芯片生產工廠近期持續處於緊張狀態。8英寸芯片製程是一種較老、較不復雜的芯片製程。根據研究公司Trendforce的數據,臺積電在合同芯片製造市場中佔據主導地位,三星、中芯國際緊隨其後,其次爲格芯(GlobalFoundries)和聯華電子(UMC)。

研究機構Gartner分析師盛陵海對第一財經記者分析稱,產生芯片緊缺問題有多種原因,目前看來最主要的影響體現在需求量最大的中端芯片。這意味着包括5G手機、筆記本電腦和汽車在內的電子元器件的需求可能在短期內得不到滿足。

“儘管廠商一直都在努力提高產量,但是芯片緊缺的問題恐怕一兩年內很難得到緩解。”盛陵海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包括韓國東部高科(DB Hitek),UMC和中芯國際在內的多家芯片代工廠近期都發表聲明稱,它們的工廠從第三季度開始已經滿負荷運轉

平板電腦提供芯片的東部高科表示,該公司的8英寸工廠至少在接下來的六個月內都將滿負荷運轉。東部高科預計,供應鏈緊張的情況可能持續至明年下半年。

格芯方面稱,該公司正在通過投資來擴大產能增長,以滿足芯片行業出現的空前需求。爲此,公司計劃明年將其年度平均投資資本支出翻番。

智能手機和汽車行業影響大

智能手機作爲芯片電子元器件的大客戶,正在積極搶佔芯片資源。Vivo負責戰略與業務規劃方面人士向第一財經記者透露,包括4G芯片和電源管理器等在內的元器件出現了部分短缺,但目前暫未影響到終端消費者購買的價格。

中金公司在上週發佈的一份報告中稱,造成芯片短缺的短期因素包括電信巨頭華爲;並且中國的手機制造商小米等也試圖通過增加零部件訂單來贏得更大的市場份額

“華爲手機生產受限後,國內廠商爲爭奪華爲空出來的市場份額,開始加倍下訂單,這是導致芯片代工廠產能超負荷的重要原因。”一位芯片行業資深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不過他警告稱,恐慌性的搶佔可能會產生需求虛高。“如果小米、Vivo和OPPO都覺得自己可以拿下華爲留下的50%的市場空缺,那麼實際上這會造成供需的嚴重不平衡。”他對第一財經記者說道。

汽車也需要消耗大量的芯片元器件。由於芯片供應緊缺,一些汽車工廠已不得不爲此調整產能。德國汽車製造商大衆週五表示,由於半導體供應鏈緊張的問題將持續,大衆將調整中國,北美和歐洲工廠的生產。

大衆汽車表示,疫情初期半導體制造商將其產量從受到重創的汽車行業轉移到了其他領域,例如消費電子產品。但是,如今汽車行業的復甦導致汽車廠商面臨供應瓶頸。

汽車芯片最重要的供應商之一荷蘭恩智浦公司CEO Kurt Sievers日前在接受德國媒體採訪時表示:“業務回升的速度比我們預期的要快得多,很多客戶下訂單太晚了,這導致我們的產能在一定程度上無法跟上。”

Omdia的高級分析師凱文·安德森(Kevin Anderson)近期在一份報告中表示:“中國激增的消費需求,尤其是汽車消費已從疫情的低谷期迅速回升,並且在全球其他疫情仍較爲嚴重的地區,遠程辦公催生的筆記本電腦、平板以及智能手機等產品的訂單也有所增加。由於這些產品都爭奪相同的芯片代工廠的資源,因此供貨短缺跡象在所有的行業都出現了。”

中國芯片設計公司大爆發

第一財經記者從業內人士處瞭解到,近期有大量的本土小型芯片設計公司爲了向廠家要產能四處託關係。“大公司的交付週期應該還正常,但小公司在這種緊張的環境下,競爭就非常激烈了,最近已多次陪同去廠家求情。”某國內芯片巨頭企業前任管理人員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一位前中芯國際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這一輪芯片供應緊張的因素還包括國產替代所引發的需求激增。這可能是一種心理因素。所以出現了本土芯片設計公司大爆發,並不意味着需求真正的爆發。”

上述人士還表示,國產替代主要是面向高端芯片製程產能的替代,但是從本輪的芯片供應短缺來看,主要還是集中在中低端的產能。“所以我並不認爲由國產替代所引發的這種芯片供需的失衡會長期持續下去。”他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中國半導體行業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國內芯片設計企業達到2218家,相比2019年增長了24.6%。去年芯片設計企業增長率僅爲4.8%。受企業快速增長影響,2020年全行業銷售預計爲3819.4億元,同比增長23.8%,預計佔全球集成電路產品銷售總收入的13%。

針對目前全球芯片供應短缺的問題,英國AI芯片設計公司Graphcore中國區總經理盧濤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我們也注意到芯片供應鏈方面的近期出現緊張,但這可能對需要大規模量產的企業而言影響更大,我們尚未感受到芯片緊缺的壓力。”成立四年的Graphcore是爲數不多的進入中國AI芯片市場的少數國外獨角獸企業,公司今年7月剛推出自研芯片,意在與芯片巨頭英偉達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