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觀測-半導體聚落消長與投資轉變

臺積電南科廠。圖/本報資料照片

我國半導體業在國內三大科學園區依舊扮演最重要的角色,壓倒性之姿超越其他產業別的比重,以2023年第一季營業額數據來說,積體電路爲主比重高達78.65%,其次則是光電的9.54%,再者依序爲電腦及周邊的4.92%、精密機械的2.96%、通訊的2.36%、生物技術的1.06%、其他的0.49%,此態勢不論是在竹科、中科、南科皆是呈現如此走勢,顯然半導體業爲臺灣三大科學園區的發展主軸,也是最大營業額的支柱。

若以目前三大科學園區中半導體所扮演的角色來說,2022~2023年前三月南科已超越竹科成爲新一代的生產重鎮,主要是受益於臺積電在南科廠5奈米制程產能不斷擴大,以及3奈米制程已於2022年12月開始量產,爾後產能逐月擴增之賜,尤其臺南園區的貢獻度最高,而高階封測技術、先進製程實力雄厚,以及產業聚落逐步趨於完善爲其發展特色。

今年首季營業額僅次於南科則是竹科,其憑藉着上中下游供應鏈完整,並以IC設計及製造爲主,加上基礎建設完善,鄰近清華、交大、工研院等地理優勢,培育科技人才,同時周邊具有國家實驗研究院,包含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國家太空中心、晶片系統設計中心、奈米元件實驗室、儀器科技研究中心,以及產、學、研的合作非常密切,甚至屬於資本密集地區等特色,仍位居全國第二大半導體生產重鎮,廠商家數亦最多,2023年4月達到193家,遙遙領先中科、南科分別15家、38家的水準。

若以中科來說,發展上以臺中園區、后里園區爲主,且第一季營業額雖居末位,但比重亦有26.58%,主要涵蓋的是上游—IC設計、材料、設備(含零組件):東京威力科創中科廠、帆宣系統中科分公司、臺灣應材臺中分公司,以及中游—IC製造:臺灣美光、臺積電中科廠、華邦電,甚至是下游—IC封測:矽品等。

事實上,結合產官學界力量提供業者基礎設施資源、招商補助優惠、學術與實務共同開發技術且培育人才,始讓我國半導體業者持續深耕臺灣並將各生產聚落競爭優勢發揮至極致。其中在竹科方面,因土地規模較小,土地取得較爲困難,顯然未來廠商營業規模擴充將有限,故可推動土地再生計劃,針對廠商外移、廠房閒置部分予以規畫再利用,容納更多廠商。而在中科部分,可積極招商並提供相關優惠措施,使中科產業鏈更加完整,同時持續推動半導體產業羣聚與周邊相關產、學、研鏈結的整合。至於南科方面,加速建構高階IC技術需求之配電、供水、生活環境等軟硬體設施,以及推動羣聚、進行周邊相關產、學、研鏈結整合,則將視是重要的課題。

值得一提的是因應全球地緣政治環境變化,我國半導體業投資策略上的轉變情況,原先2023年初臺積電宣佈因半導體業景氣的反轉向下,故決定高雄廠第二期7奈米生產線先暫緩,初期先行量產28奈米制程,但有鑑於未來日本廠廠成熟製程將開出,也有機會赴德國設廠,因而臺積電彈性將高雄廠改爲先進製程爲主。整體來說,雖然地緣政治因素影響半導體行業加重,讓我國半導體業者投資策略轉向爲「立足臺灣、放眼策略性投資海外」的全球化佈局,例如臺積電赴美國亞利桑那州、日本熊本等,甚或評估往歐洲設廠的可能性,不過因國內生產仍具有成本、羣聚效應、人員調度支援等優勢,而使業者將持續根留臺灣、深耕此據點,預計短期內國內半導體業整體產能佔比仍可達8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