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病毒增至5死!男嬰出生4天染病 加護躺2個月敗血症逝

幼兒感染病毒,會有口腔潰瘍皮膚水泡疹子病徵。(圖/資料照/安南醫院提供)

記者嚴雲岑臺北報導

腸病毒疫仍在流行期。疾管署今(10)日公佈一名腸病毒重症個案,爲北部1歲男童,同時檢出腸病毒71型與克沙奇病毒A16型,6月中旬因陸續出現發燒、咽喉潰瘍、發抖、食慾下降、嘔吐、嗜睡等症狀就醫並收治住院。另有一名男嬰出生4天就染腸病毒伊科11型,經過2個多月加護病房搶救,仍逾7月上旬不幸過世。

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上週國內腸病毒門急診就診共1萬1879人次,較前一週下降6.3%,疫情仍處流行期。今(2018)年累計19例腸病毒併發重症病例,其中8例爲新生兒,其中5例不幸死亡;感染型別分別爲伊科病毒11型8例,克沙奇A4型、克沙奇B1型及腸病毒71型各2例;克沙奇A9型、克沙奇A16型、克沙奇B2型、克沙奇B3型各1例,另有1例同時檢出腸病毒71型及克沙奇A16型。

▲疾管署公佈新增腸病毒重症與死亡個案。(圖/記者嚴雲岑攝)

疾管署防疫醫師黃婉婷表示,該名1歲重症幼童平時由保姆照顧,假日才由父母帶回,同住家人均無疑似症狀,惟保母平時除照顧個案外,另有2名受託幼童,該2名幼童曾分別於6月上旬及中旬確診腸病毒,目前均已康復,不排除個案因接觸保母家腸病毒幼童導致發病。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補充,5例死亡的新生兒中,有一例爲今年5月公佈的伊科11型重症。個案爲北部男嬰,出生4天不幸遭到感染,因伊科病毒合併敗血症,在加護病房搶救2個月,仍於7月上旬過世,伊科病毒也被視爲今年上半年未足月新生兒的奪命殺手,最年長的感染個案僅出生13天。

此外,今日公佈的1歲重症男童,則分別在肛門試紙檢出腸病毒71型、咽喉唾液檢測出克沙奇A16型。羅一鈞表示,過去11年前曾發生7例合併檢出的案例,但並沒有造成死亡,顯示同時感染兩型並不會比較嚴重

腸病毒傳染力強,羅一鈞呼籲,家中嬰幼兒如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應避免與其他嬰幼兒接觸,以降低交叉感染機會孩童如出入人口密集、互動頻繁的場所,返家或進食前需確實洗手;大人工作返家則務必先更衣,摟抱、餵食嬰幼兒前,亦應以肥皂正確洗手,以降低病毒傳播風險